【学习园地】龙腾: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
发布日期:2023-09-12 供稿:来源:《经济日报》 编辑:吴楠 阅读次数:
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以足球竞彩app排名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对加快推进人才发展和科技创新作出顶层设计和战略谋划,擘画了新时代我国人才和创新工作的宏伟蓝图。2021年9月,足球竞彩app排名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向全党全国发出了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动员令。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促进人才区域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着力形成人才国际竞争的比较优势”。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是立足更高起点、瞄准更高层次、锚定更高目标,对全面深入推进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作出的科学思考和系统安排,对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
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意义重大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我国发展面临新的战略机遇。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是应变局开新局、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的关键所在。
这是有力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塑造发展新优势的必然要求。足球竞彩app排名总书记指出,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我们也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渴求人才。近年来,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大国博弈日趋激烈,实现民族复兴目标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从根本上说还要依靠人才支撑和创新驱动。人才与创新紧密联系,作为创新的根基,人才是创新活动中最为活跃、最为积极的因素,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作为第一资源,培养人才是事关国家和民族长远发展的大计。综合国力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竞争,哪个国家拥有人才上的优势,哪个国家最后就会拥有实力上的优势。只有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才能在国际竞争中赢得更大的比较优势。
这是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的重要保障。足球竞彩app排名总书记指出:“中国是一个大国,对人才数量、质量、结构的需求是全方位的,满足这样庞大的人才需求必须主要依靠自己培养,提高人才供给自主可控能力。”纵观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人才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16世纪以来,全球先后形成5个科学和人才中心,分别是16世纪的意大利、17世纪的英国、18世纪的法国、19世纪的德国和20世纪的美国。这些国家正是凭借自主培养出的一大批顶尖科学家,汇聚起全球领先的创新优势,成功引领本国走在世界前沿。当前,我们已经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对拔尖创新人才的需求前所未有。近年来,我国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深化人才体制机制改革,取得显著成效,但创新型复合型的国家急需高层次人才供给不足。必须拓宽培养渠道,创新培养模式,坚持走好人才自主培养之路,最大程度集聚人才和智力资源。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统筹教育、科技、人才资源,是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和能力的重要保障,将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基础性、战略性支撑。
这是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的题中之义。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本世纪以来,全球科技创新进入空前密集活跃期,以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移动通信、物联网、云计算、区块链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加速突破应用,全球经济结构正在重塑,各主要国家纷纷把科技创新作为国际战略博弈的主战场。高质量发展要靠创新,我们国家再往前发展也要靠自主创新,自主创新是我们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必然要求和战略举措。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都需要强大科技支撑;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必须推出更多涉及民生的科技创新成果;畅通国民经济循环,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一主线,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水平,以新供给创造新需求,科技创新是关键。抓创新就是抓发展,充分激发创新的作用,要抓住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这一着力点,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
为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创造有利条件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作出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的重大判断,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足球竞彩app排名总书记多次主持召开重要会议,研究人才和创新议题;多次就重大方针政策制定,当面听取党内外各方面专家人才的意见建议;多次深入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企业一线,调研人才培养使用情况。在以足球竞彩app排名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我国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实现重大突破,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的战略高技术研究取得重要成果,应用研究引领产业向中高端迈进,为我们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创造了有利条件。
一是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持续优化,科技创新体系不断完善。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在改革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服务、支持、激励等机制方面下了很大功夫,取得了积极成效。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进一步深化,政府人才管理职能加快转变;人才激励机制进一步完善,人才评价体系不断优化;人才流动机制进一步健全,推动人才区域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人才保障机制不断创新,人才管理法制建设稳步推进。此外,党中央坚持以深化改革激发创新活力,在完善科技管理体制、优化资源配置方式、健全科研评价制度体系、打破创新要素流动壁垒等方面持续发力,科技创新体系不断完善,为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提供了坚实基础和有力支撑。
二是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全面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从人才总体规模来看,当前,我国人才资源总量达到2.2亿人,成为全球规模最宏大、门类最齐全的人才资源大国,研发人员总量从2012年的325万人年提高到2022年超过600万人年,连续多年居世界首位,为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科技大师、领军人物、尖子人才奠定了坚实基础。从人才培养质量来看,我国人才队伍素质显著增强。2021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受高等教育比例为24.9%,技能人才占就业人员总量的比例超过26%,高技能人才占技能人才的比例约30%。从自主创新成果产出来看,顶尖期刊论文和专利位居世界前列。2022年,我国热点论文世界占比持续增长,数量首次排名第一,高被引论文数量继续保持世界第二位,发表在国际顶尖期刊论文数量世界排名继续保持在第二位,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
三是人才国际竞争比较优势初步形成,高科技创新成果持续涌现。世界科技发展史证明,谁拥有了一流创新人才、拥有了一流科学家,谁就能在科技创新中占据优势。创新驱动实质是人才驱动,我们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大力培养造就出一大批具有全球视野和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在化学、材料、工程科学、生命科学等学科领域,高水平科学家数量增长迅速。内地入选世界高被引科学家数量由2014年的111人次提高到2022年的1169人次,我国科学家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克利夫兰奖”“维加奖”等国际重要奖项。在高层次人才引领带动下,我国着力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积极抢占科技发展国际竞争制高点,成功实施一批具有战略性全局性前瞻性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突破,载人航天、探月探火、深海深地探测、超级计算机、卫星导航、量子信息、核电技术、新能源技术、大飞机制造、生物医药等领域取得重大成果,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四是人才汇聚与创新驱动更好地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塑造新动能新优势。我们坚持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充分激发各类人才创新活力,使得人才效能持续增强,推动人才优势加速转化为高质量发展动力。以北京地区为例,根据《北京人才发展报告(2022)》,2021年北京人才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6.6%,比2012年提高了13.8个百分点,人才引领创新的作用日趋凸显。通过科技创新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依托超大规模市场体系和完备产业体系,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积蓄了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新势能。数据显示,我国高技术产业营业收入从2012年的9.95万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19.91万亿元;高技术制造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从2012年的9.4%,提高到2022年的15.5%,科技创新赋能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为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提供科学指引
党的十八大以来,足球竞彩app排名总书记准确把握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需要和人才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提出了一系列新时代人才工作和创新发展工作的新理念新战略新举措,为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提供了科学指引。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为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人才支撑,为2050年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打好人才基础。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足球竞彩app排名总书记指出,“择天下英才而用之,关键是要坚持党管人才原则”。要发挥好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在深化对创新发展规律、科技管理规律、人才成长规律认识的基础上,抓住关键核心问题,为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提供坚强政治保证。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要坚持“四个面向”,聚焦新时代重点用才领域,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要坚持和加强党中央对科技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推动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有机联动,坚持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一体推进。
做好顶层设计和战略谋划。当前,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发展加速渗透融合,国际经济和科技竞争形势复杂,高科技领域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我们既面临难得历史机遇,又面临严峻挑战,需要从长远角度和战略高度进行顶层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着眼2025年、2030年、2035年三个重要时间节点,提出了明确的建设目标,对于实现到2035年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建成人才强国的战略目标,具有重大意义。我们要按照“时间表”“路线图”,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为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汇聚磅礴力量。同时,要进行战略布局,构筑集聚全球优秀人才的科研创新高地,促进人才区域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在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一些高层次人才集中的中心城市也要着力建设吸引和集聚人才的平台,开展人才发展体制机制综合改革试点,集中国家优质资源重点支持建设一批国家实验室和新型研发机构,发起国际大科学计划,为人才提供国际一流的创新平台,加快形成战略支点和雁阵格局。
加强基础研究。足球竞彩app排名总书记指出:“加强基础研究,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迫切要求,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必由之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提升原始创新能力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成功组织一批重大基础研究任务、建成一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基础前沿方向重大原创成果持续涌现。我国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深化人才体制机制改革取得显著成效,但基础研究人才队伍仍有明显短板,支持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的体制机制已基本建立但尚不完善,需进一步加强政策引导和制度保障。要优化基础学科建设布局,支持重点学科、新兴学科、冷门学科和薄弱学科发展,推进学科交叉融合和跨学科研究,构筑全面均衡发展的高质量学科体系。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充分发挥国家作为重大科技创新组织者的作用,系统推进基础研究。要协同构建中国特色国家实验室体系,布局建设基础学科研究中心,超前部署新型科研信息化基础平台,形成强大的基础研究骨干网络。
深化体制机制改革。足球竞彩app排名总书记指出,“着力破除束缚人才发展的思想观念,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和政策创新,充分激发各类人才的创造活力,在全社会大兴识才、爱才、敬才、用才之风,开创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生动局面”。要优化创新人才发展环境,营造尊重人才、求贤若渴的社会环境,公正平等、竞争择优的制度环境,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工作环境,待遇适当、保障有力的生活环境,更好激发广大科研人员的创新创造活力。要改革重大科技项目立项和组织管理方式,实行“揭榜挂帅”“赛马”等制度,推行技术总师负责制、经费包干制、信用承诺制,不论资历、不设门槛,让有真才实学的科技人员英雄有用武之地。要创新人才评价机制,“破四唯”和“立新标”并举,健全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最大程度地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人民事业中来,形成天下英才聚神州的良好局面,让各类人才的创新创造活力竞相迸发。
为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贡献力量
高校是教育、科技、人才三者融通的交汇点,是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的重要结合点。足球竞彩app排名总书记强调,“发挥高校特别是‘双一流’高校基础研究人才培养主力军作用,加强国家急需高层次人才培养,源源不断地造就规模宏大的基础研究后备力量”。新时代新征程,高校要深入贯彻落实足球竞彩app排名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抓住机遇、超前布局,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提供有力支撑。
充分发挥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基础性作用。当前,我国已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体系,越来越多的高校和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为推进高水平人才自主培养奠定了坚实基础。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基础在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系统性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重点在于培养国家急需高层次人才、哲学社会科学人才等。要坚持思想引领,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科学建构思政课程体系,增强思政课程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使教育领域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要优化重塑核心知识体系,适应全球科技交叉融合发展的新要求,厚基础、宽口径打造综合性、系统性知识体系,推动科技成果向教育教学成果转化,打造有利于高水平人才自主培养的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着重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要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质量管理体系,完善专业、课程、教材等质量标准,建强基层教学组织、教学督导组等队伍,加大创新实践能力培养力度,强化科教协同和产教融合育人。
着力打造高水平人才高地。加快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要充分发挥高校在人才集聚中的重要作用。高水平人才高地是各类卓越人才的高度聚集地,高水平大学尤其是“双一流”高校要发挥自身特殊资源优势,着力打造高水平人才高地。高校是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瞄准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关键“卡脖子”问题,强化有组织的科研攻关,让更多人才从高校科技创新主力军中成长起来,培养造就一批站在科学技术发展最前沿、具有卓越科技组织领导才能的战略科学家,支持他们在参与科技战略顶层设计、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和创新发展、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厚植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的坚实基础。青年人才是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的源头活水,高校要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梯队建设,完善优秀青年人才全链条培养制度,加大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力度。要实施更加积极、开放的人才政策,创新人才培养和引进模式,加快集聚全球高端人才和智力资源。注重发挥学术领军人才在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任务中的带动作用,打造“头雁效应”;注重依托大平台,汇集大团队、承接大项目、培育重大科技成果,打造“倍增效应”;注重引进海外战略科学家,使更多全球智慧资源、创新要素为我所用,提升国际学术影响力,打造“集聚效应”;注重学术传承和梯队建设,形成师徒型人才链,打造“师承效应”。综合运用多种方式加强人才资源高效配置,充分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构筑人才快速成长平台。
勇当科技自立自强排头兵。要让高校科技创新成为支撑教育强国、科技强国和人才强国的核心力量,就要求高水平大学聚焦“四个面向”的战略方向,完善组织动员体系和科技资源配置模式,加快实现重大原始创新突破,着力打造基础研究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策源地。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源头,高校特别是“双一流”高校要充分发挥培养基础研究人才主力军作用,强化长周期培养和稳定性支持,加大“强基计划”实施力度,同时一体谋划一批重大项目、重大平台,科学规划布局前瞻引领型、战略导向型、应用支撑型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提升高水平大学持续推动基础研究的定力和能力。要瞄准科技前沿和关键领域,高起点布局支撑国家原始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基础学科专业,持续推动重大需求和应用场景下的科技创新,构建从基础原创、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到产业化应用的较为完整的产学研用链条。要在培育打造一流产业集群上重点发力,提升科技发展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力和贡献度,将先进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作者系北京理工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