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教育】校长匡镜明访谈——以一流学科为支撑,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
发布日期:2006-12-15 阅读次数:
《北京教育》(高教版)2006年第12期
本刊特约记者:贺亚兰 卢小山 李旻
匡镜明,男,汉族,教授,博士生导师。1943年7月出生于湖南省益阳市,1999年7月担任北京理工大学校长兼研究生院院长。
匡镜明长期从事无线通信技术及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的研究,成果突出。主持多项国家科研项目,荣获多项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出版专著两部,在国际国内学术刊物及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100余篇,多篇被三大检索收录。从1993年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7年国家教育部、国家人事部联合授予他“全国优秀留学回国人员”称号,1998年被人事部评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001年被国家人事部、国防科工委联合授予“全国国防科技工业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2001年被北京市授予“依靠教职工办好学校的优秀校长”。
匡镜明同志还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召集人,总装备部科技委委员,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副会长及评估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兵工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市人民政府专家顾问团顾问,中国电子学会通信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通信学会常务理事,《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主编等职务。2002年、2004年分别被俄罗斯萨马拉航空航天大学、美国史蒂文斯大学授予名誉博士称号,2005年被英国西英格兰大学授予名誉教授称号。
记者:进入新世纪,国家确立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发展战略,我校也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学校的目标,请您谈一下学校如何通过学科建设来主动适应国家科技发展战略需求的?
匡镜明:高等学校,尤其是像北京理工大学这样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重要基地,是基础研究和高技术领域原始创新的重要力量。在高等学校中,学科是基本元素,高等学校的主要工作是创造和传递知识,学科是知识传递与创造的平台,是汇聚人才的中心。判断一所大学是否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首要标志就是它的学科,一流的大学必须有一流的学科为支撑。近年来,我们学校以重点学科建设为核心,凝练学科方向,汇聚学科队伍,构筑学科基地,大力推动学科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在学科建设上,我认为有两点很重要。一是要有战略性思维,二是要探索并遵循学科发展建设的规律。所谓战略思维,就是要用战略性的眼光来审视、确定哪些学科是我们的优势所在,哪些领域是未来发展的主要趋势,然后谋划全局、谋划未来。作为一所国防军工特色鲜明的国家重点大学,我们既要大力发展国防院校传统的具有国防特色的优势学科和特色学科,同时又要根据世界科技发展趋势和国防科技发展需要,重点扶持交叉学科和新兴学科,并且还要善于整合资源,构建学科群。所谓遵循学科发展规律,是指要遵循学科的发展有一个从生长期到高峰期再到衰老期的规律。当一个学科进入了发展进程的衰老期时,就应该通过与其他学科交叉、融合等方式进行转变,如果一味地抱残守缺,就违背了学科发展的规律,即使付出再大的努力结果也肯定不会好。
近年来,我校在学科建设上采取了很多措施。例如,我们启动了学科特区建设工作,成立了化学物理研究所、智能机器人研究所、雷达技术研究所、智能车辆研究所和现代生物与医药工程中心五个学科特区,并给予特殊的政策、资金等方面的支持,通过一段时间的运行,发展态势十分良好。又如,我们紧密围绕国家科技发展需求,不断进行学科调整。就在前不久,我们基于对“未来信息科学基础”、“航空航天发展重大基础科学”等基础科学前沿领域的思考,结合我校原先在“航天工程”、“空间技术”等学科方面的优势,决定将原来的“机电工程学院”正式更名为“宇航科学技术学院”,这个转变不仅仅是名称上的变革,更是包含着学校对未来科技发展以及学科建设如何适应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等方面的思索和努力。
记者:科学研究是大学的一项重要功能和核心任务,良好的学术氛围、合理的制度、政策是有利于出科研成果的重要前提。请您谈一下近年来学校在营造良好学术氛围,构建有利于出学术成果,促进科研发展方面的举措。
匡镜明: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社会服务是大学的三大功能,但实际上,大学的社会服务的功能是通过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来实现的,因此可以说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是大学的两翼。北京理工大学作为研究型大学,科学研究在学校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11曰7日,我校召开了科学技术工作会议,全面总结了学校“十五”科技工作的成绩和经验,明确了“十一五”科技工作的主要任务。在“十五”期间,学校科学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一条重要的经验就是完善科技创新体制,建立良好的科技工作运行机制。近年来,我们高度重视科技创新体制的建设,在如何有利于培养高水平的科研队伍、创建高水平的科研开发基地、改革并完善科研管理制度等方面作了很多探索和努力。正因为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科技创新体制,才使学校的综合科技实力得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与提高。
在培育浓厚的学术氛围方面,近几年来我校也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比如,建立了激励和约束机制,对优秀论文的作者、指导教师实施奖励。今年,我校又产生了一篇全国优秀博士论文,这是继去年一篇获全国优秀博士论文、一篇获全国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后的又一优异成绩。同时,我校正在研究如何采取倾斜和扶持政策,设立科技发展基金,对于发表高水平论文存在经费困难的作者要给予必要的资助。
在营造良好学术氛围方面,我还有一个体会,就是要有高水平、高层次的学术交流。近年来,我校以支持学术组织在我校主办或者承办国际国内学术会议为重要载体,在全校营造了鼓励创新、崇尚科学的学术氛围,构建了有利于激发创新思维的学术交流体系。比如,在2005年,我校承办了光学工程、兵器科学与技术和机械工程三个学科的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取得了圆满成功,得到了教育部领导、学术专家和参会博士生的一致称赞,影响很大。今年,我校又成功举办了代表世界最高水平的“国际空间大会”和“IEEE/RSJ智能机器人与系统”两个大型国际学术会议。这些举措,很大程度上在学校营造了良好的学术氛围。
记者:创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是北京理工大学的发展目标,而研究型大学的基础在本科教学。请问,多年来我校在加强本科教学方面做了哪些工作?为迎接明年学校将进行的本科教学评估,学校在提高本科教学质量方面有什么新举措?
匡镜明:多年来,我校一直都十分重视本科教学工作,每隔一段时间,学校就会开展全校性的教育思想大讨论,每年都要把教学工作尤其是本科教学工作列为学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的学习题目。在学习讨论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学校以育人为本,育人以教学为重,教学以质量为先”的教育教学理念,确定了“教学工作是学校经常性的、需要常抓不懈的重要工作”的思路。
我校进行了很多方面的教学改革。比如,推行了“全面选课制”,狠抓了教风、学风、考风,在课程改革和教学方式方法改革上下功夫等。经过全方位的不懈努力,我校的教学质量有了显著提高,本科生无论是英语“四、六级通过率”还是“考研率”,都有了明显的提高。2005年是我校教学工作取得丰硕成果的一年,在2005年第五届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评选中,我校荣获1项本届国家级教学成果最高奖项的特等奖,1项一等奖,4项二等奖。在4年一次的国家级和省部级教学成果评奖中,我校共有6个项目获国家级奖,10个项目获北京市一等奖。我校的学生参加各级各类学科知识竞赛,也屡创佳绩。这些成绩的取得,也是我们不断提高教学水平的有力证明。
明年我校将进行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实际上,从2005年我们就开始了迎评准备和自评工作。为此,学校制定了校内自评的系列文件,建立了学校自评工作的基本框架,开展了教学自评工作。2005年11月,为了统一思想,转变观念,形成共识,学校启动了学校第13次教育思想大讨论活动。利用8周的时间,组织广大师生员工深入讨论了科学的教育发展观和教育质量观,全面分析学校教育教学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提出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加强制度建设的政策与措施。我校确定了“以评促建”的工作方针,强调要抓住评估这一契机,解决我们教学工作存在的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为此,我们启动了几项重点工程,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提高本科教学质量。比如说,通过“课风建设工程”,重点解决教授、副教授给本科生上课的问题;通过“学风建设工程”,重点解决学生上课率、督学帮学制度问题;通过“青年教师教学水平提高工程”,重点解决提高青年的教学水平问题。此外,还有“名师工程”、“精品课程教材建设工程”、“教学条件提高工程”、“特色建设工程”、“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工程”等等。
记者:学校的领导班子建设在学校发展建设中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请您谈一下学校在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提高执政能力方面的做法和体会。
匡镜明:在高等学校,提高执政能力,我们认为主要就是提高领导高等教育,促进学校科学、健康、和谐发展的能力,提高管理和服务的水平。为此,我们这届领导班子以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和领导能力建设为重点,立足学校实际,围绕中心工作,着力在提高驾驭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的能力、依法治校的能力、推动校园文化建设的能力、引导发挥保护好师生员工学习工作积极性的能力、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上下功夫。在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学校各方面的工作均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全校的师生员工一致认为,现在学校处于历史发展的最好时期。在领导学校发展前进的进程中,领导班子也树立了较高的威信,成为学校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事业的坚强核心。
关于领导班子建设,我有两点体会:一是领导班子一定要团结,只有团结才能增强领导班子的整体合力,才能成为战斗力很强的领导核心。解决领导班子的团结,要靠人格的力量,更要靠制度的力量。我觉得根本的一条还是要把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贯彻落实好,把民主集中制贯彻落实好。解决领导班子的团结问题,党政一把手是关键,书记和校长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我和书记每隔一段时间都要专门抽出半天的时间就学校下一步发展的重大问题进行沟通,以便形成共识。二是领导班子要提高解决自身矛盾和问题的能力,这一点我们的体会是很深的。近年来,我们领导班子针对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保持清醒头脑,采取果断措施,解决了一系列群众反响强烈的问题,比如 “公车私用”问题、招生和保送研究生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等。在提高解决自身能力的过程中,我们增强了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赢得了全校师生的支持和拥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