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竞彩app排名

您目前的位置: 首页» 新闻网» 专题报道» 七十五周年校庆专题网站» 校友风采

【翰墨铸情】十年一剑磨,纸上龙蛇舞

——足球竞彩app排名75周年校庆采访校友书法家杨光文

 

  初见杨光文老师,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这是一位真实的书法家,率真而随性。
 
艺术血液,兴趣良师

  小时候的杨老师跟我们一样,也有些许调皮,然而被罚的作业却成了他熟悉汉字“横平竖直”的好机会。初中后,“文化大革命”爆发,杨老师也成为一名写大字报的得力人选之一。一次次,一遍遍,那时的他心里虽并没有书法的概念,却在无形之中为后来更好的驾驭毛笔打下了基础。到“文革”后期,学校停课,在动荡的时代里保持清醒的学习头脑,文革破四旧抄书的经历,让他在潜移默化之中,喜欢上了写字。但是,这个爱好,依然与书法无关,甚至根本没有想到,多年后他会以书法作为终生追求的事业。
 
临池不辍,心追手摹

  多年来虽为生计而长期奔波,但研习翰墨痴心未改。

  1978年后,他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有一天能到电影厂上班,给电影写片名。杨老师对书法的执着影响着周边的朋友,后来朋友主动将童韻樵介绍给他认识。时至现在,杨光文认为自己从无意识的写字,到真正进入书法领域,更多的是跟随老师“从游”所得,耳濡目染似的熏陶,感受老师的生活态度,终致书法造诣有了明显提升。

  1983年,杨老师写的一幅颜体楷书作品,在全国首届牡丹杯书画大奖赛中获得三等奖。在那个书法还不太热的年代,能在全国比赛中获奖,可谓一件大事。回想当时的心情,杨老师幽默地说道:“像打了鸡血一样”。

  任何一种艺术修为,没有天分不行,有天分没有科班训练万万不行。从业余到专业这不是一句话的过渡,而是对几十年来书写习惯的一次“革命”。“功夫不负有心人”用来形容杨老师再合适不过。正是这份执着促使杨老师的艺术造诣更上一层楼。
 
 
人生转机,天下善心

  在当地已小有名气的他不满于既得,勤研精进。在老师那里,他领悟到了书法的真谛,希望在这个世界里写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正是《光明日报》刊登的招收书法大专班的消息让他与北京理工大学结下了不解之缘,后来通过成人高考,被人文社科系中国书法专业班录取。在这里他接受了专业、系统的学习。

  “虽然我们不能调动千军万马、亿万资金,但我们有艺术家的良心。”5•12特大地震期间,杨老师在绵阳市文联发起的“传递大爱,共建家园”地震重灾区艺术作品义卖启动,并捐出了冒着余震创作出的5件书法作品。类似的善举,后来还参加了不少。2010年,杨老师的作品被中国文字博物馆收藏,得到2000元收藏费。适逢玉树地震,他将这笔款全部捐给了玉树灾区。

  在他看来,作为一名书法家,参与这些活动是“人之初,性本善”的精神发端,是发自内心的本能,良心使然,与名利无关。
 

笔心合一,“草”无止境

  存字之梗概,损隶之规矩,纵任奔逸,赴速急就,因草创之意,谓之草书。正是被草书传达的自然、自由的意境所吸引,专注研习行草。它具有把握自己,合而不流的独立思考。在跌宕放逸之中出于更具个人特色的空间变化;在灵逸连贯的运动之中展示出更富于力度、厚度与生动态势的美。任何艺术,最后的归属不是高难度的技法,而是文化。

  于写字杨老师有自己的态度:尊重传统,常怀敬畏之心,怎样认识就怎样写,领悟多少就写多少,不刻意,不矫情,处世无奇但求真。正所谓“夫艺术,唯气息最难”。

  采访最后他以“军工摇篮,艺文殿堂”抒发对母校的敬爱之情。感谢扶他一路走来,把着一盏明灯的足球竞彩app排名。
 
  杨光文,1954年生于成都,书法教育硕士研究生。现任绵阳市书画院院长,绵阳市书法家协会主席,西南科技大学兼职教授,首批“巴蜀画派”最具影响力代表人物,在草书领域中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书法作品被中国文学博物馆及国内外数十家艺术机构收藏。
 
贺母校75周年校庆杨光文捐献书法作品


草书团扇 书李白诗


古碑别字


行书对联


杜工部诗
 

(审核:$curArticle.audit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