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特写】江洋:搭建科学与人文的桥梁
发布日期:2020-12-18 供稿:党委宣传部 赵琳 摄影:来源于本人
编辑:吴楠 审核:蔺伟 阅读次数:江洋(左三)与她的学生
“我希望能够搭建一座科学和人文之间的桥梁,让更多人理解科学的人文内涵,思考现代科技与人类社会的关系,这就是我的学术追求。”北京理工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江洋,用自己深厚的科技史、科技哲学专业素养以及对教学事业的热爱,带领着一届又一届学生去追寻科学的历史,探索科学的本质。
江洋的本科专业并不是人文社会科学,而是应用数学。之所以在研究生阶段转为在外界看来颇为冷门的文理交叉专业科技哲学,江洋说,这一切缘自于对“沟通科学与人文”这一学术理想的追求。2010年,江洋从清华大学博士毕业,来到北京理工大学任教。
“人类社会已经被现代科技深刻影响和塑造,如何处理现代科技与生活世界的关系,我的教学和科研始终围绕这一主题展开”。江洋用十年的时间为全校理工科研究生开设《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面对自然,科学的基本预设是什么,哲学意义上的科学方法论,如何指导具体的科学研究?科学是无涉利益、价值中立的吗?科学家需要为其研究成果产生的社会影响承担责任吗?……江洋的课堂内容丰富,环环相扣,通过问题的提出、辨析和拓展,引导学生进行深层思考。“我们要从历史、哲学、社会科学的角度去审视、思考科学以及科学技术和人类社会的关系。”
“自然辩证法概论”,乍听起来,很多学生都会认为这是一门非常枯燥、乏味的课程。但在江洋的课堂上,同学们会改变这种看法,甚至还会吸引一些同学来“蹭课”。“听江老师的课是一种享受。”“江老师的课能够让我产生深度思考。”“我学会了从全新的角度去认识和理解科学,看待问题的思维和视野也得到了拓展。”“课程虽短,但课程给我们长的见识不短。”许多上过《自然辩证法概论》的学生都感觉受益匪浅。
这些评价背后,是江洋深厚扎实的学术功底和独具风格的授课魅力,更是她对待教学十年如一日的潜心付出,真挚热爱。无论生活中遇到多大的困难,只要站上讲台,江洋永远热情洋溢,激情澎湃。即使刚刚做完手术,她也会坚持在讲台上高质量完成授课。每学期课程结束,她都向学生深深鞠躬,表达感谢。“敬畏讲台,尊重学生”她说,这是作为教师必须恪守的原则。
“价值观输出是课程思政的重要内涵”,作为人文学院科技与社会研究所党支部书记,江洋积极发挥示范带头作用,突出课程思政育人。如江洋所教授的《科学史与人类文明》课程,虽然讨论的是科学的历史演进,但实际上却立足当下中国社会,解读时代困惑,回应时代关切。“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江洋在课堂上注重引导学生对中国古代独特的知识传统和自然探索进行深入理解,对当代科技问题进行反思,进而思考中国文化传统如何为当代科技创新贡献智慧资源。她认为,要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就要让学生先理解我们自己的文化。
一流的教学,必须有前沿的学术研究做支撑。近年来,围绕科技传播、科技治理、科技与社会等方向,江洋主持开展了多项研究。2014年,作为牵头人,承担科技部“十三五”科技规划前期研究重大课题《“十三五”提升科技创新治理能力研究》,部分研究成果被纳入了《“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
探索科学的本质,让更多人以人文视野和人文情怀去理解科学,是江洋一直以来的学术追求。“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当年在她的课堂上“蹭课”的学生,现在已是科学学领域颇有作为的年轻学者;她指导的研究生,也纷纷进入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等继续深造,相信她的学生们会一直被江洋对科学的追问所深深地影响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