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园地】北航校报:关于体验式教育的实践与思考
发布日期:2014-11-10 供稿:北航校报 编辑:新闻中心 辛嘉洋 阅读次数:
【编者按】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教育改革作出战略部署,指明了我国高等教育未来改革与发展的方向。"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党委宣传部特在【学习园地】中开设“他山之石”栏目,搜集兄弟高校深化改革中探索、做法与经验,以供我校在推进全面深化改革中思考和借鉴。此次推荐刊载于《北航校报》的《关于体验式教育的实践与思考》一文。
——党委宣传部
关于体验式教育的实践与思考
(北航经济管理学院院长 王惠文 )
经管学院教育改革的出发点是深入发掘学生的内心渴望。教改伊始,我们与学生座谈收集了200多条意见和建议,通过归纳、凝练和综合分析,提出了学院教改的总体思路。整个教改过程以学生为中心,通过“调研———设计———尝试———反馈———修订”这样循环反复的过程,使工作不断完善。
在培养方案的设计中,我们系统构建了基于梅兹洛三种学习理论的体验式教育体系。专业课建设通过修订教学计划、开发实验课程和交互式教学课程以及构建实践训练体系,来实现工具性学习;素质培养方面,通过《积极心理学》、《职业生涯规划》、《文化体验课》、门特计划、八喜时光晚会以及举办各类竞赛活动,来实现交往性学习;此外,还通过举办《高端论坛》和改革《形势政策课》来强化学生的变革性学习。
一、学科凝练对教育模式的启发
(一)从体验经济到体验式教育近年来,经管学院以“看准方向、抢占高地、提高水平、扩大影响”作为指导思想开展学科凝练工作。在学科凝练的过程中,我们更清晰的理解和把握了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趋势。整个社会正从传统的工业经济时代逐渐步入体验经济时代。不仅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要紧紧抓住时代发展的前沿问题,人才培养也要充分考虑时代的特点。
体验经济时代最大的特点是消费者获得了主导权,企业应该注重与顾客之间的沟通,发掘他们内心的渴望,调动用户参与制造与服务过程,为消费者创造难以忘怀的体验。体验经济的特征映射到大学教育中,最核心的就是要让学生获得教育的主导权,即以学习者为中心,发掘他们的内心渴望;调动学生参与教育过程,通过亲身经历和亲自验证来领悟知识、掌握技能、培养品质;使他们在大学中获得难以忘怀的感悟和成长。这就是一种“体验式教育”。
(二)体验式教育的理论基础在教改过程中,我们一直在思考教育的本源,也就是“我们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我们应该如何培养他们?”然而这仍然是站在教育者角度的思考,如果以学习者为中心来思考的话,我们应该关注的问题是:“学生们期望学到什么,如何去学?他们得到了怎样的学习和成长?”
教育的结果就是学生所实现的学习。哥伦比亚大学的教育学家梅兹洛提出了三种类型的学习:(1)工具性学习,即掌握专业知识、工作方法和技能,提升分析和解决问题方面的能力;(2)交往性学习,即要学会有效地与人交往、团队合作以及培养领导力;(3)变革性学习,即学习者在理性思维和人格品质层面发生转变,从而对学习者产生深远的积极影响。经管学院教改的技术路线就是通过体验式教育实现这三种学习,通过实际行动中的体验实现工具性学习,通过分享互动中的体验实现交往性学习,通过在体验中的升华实现变革性学习。
我们的体验式教育改革还借鉴了当代教育学领域的许多理论和思想,比如杜威的“从做中学”的教育思想、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瑞文斯的“行动学习”理论、大卫·库伯的“体验式学习”理论等等。
二、体验式教育改革的实践与思考经管学院教育改革的出发点是深入发掘学生的内心渴望。教改伊始,我们与学生座谈收集了200多条意见和建议,通过归纳、凝练和综合分析,提出了学院教改的总体思路。整个教改过程以学生为中心,通过“调研———设计———尝试———反馈———修订”这样循环反复的过程,使工作不断完善。
在培养方案的设计中,我们系统构建了基于梅兹洛三种学习理论的体验式教育体系。专业课建设通过修订教学计划、开发实验课程和交互式教学课程以及构建实践训练体系,来实现工具性学习;素质培养方面,通过《积极心理学》、《职业生涯规划》、《文化体验课》、门特计划、八喜时光晚会以及举办各类竞赛活动,来实现交往性学习;此外,还通过举办《高端论坛》改革《形势政策课》来强化学生的变革性学习。
(一)工具性学习:在实践行动中体验这方面主要是运用行动学习的原理,提供给学生实际动手分析解决问题的学习机会。学院倡导的教学模式是:案例教学、实验教学、实践教学。案例教学通过身临其境的案例分析和决策锻炼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近年来学院在案例开发和案例库建设方面取得很大成就。学院的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建设则为实验教学提供了很好的支撑,实验教学中有大量动手实操,学生从中可以学会许多有用的方法和工具。
在实践教学方面,我们改革和健全了学生的实践训练体系,用新的实践训练体系替代原有的“分散实习”。具体做法是:在大一暑假之前,组织《自我认识沙盘》实验,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校友访谈和企业参观;在大二暑假,学生们要参加“商业环境全景仿真(VB-SE)”的实验;在大三暑假,依托学院建立的生产实习基地,组织学生集体实习,并且在实习之前开展办公设备的使用和维护培训。这样的实训体系使学生更好的掌握工作所需的实用的知识和技能,工具性的学习帮助他们装备了进入职场的利器。
(二)交往性学习:在分享互动中体验在经管学院的培养体系中,有很多关于自我认知与交流能力方面的培养环节。例如,《积极心理学》、《职业生涯规划》、、《自我认识沙盘实验》等等。最具特色的是,我们学院构建了学生之间的分享互助网络,即两阶段的门特计划。第一阶段的门特计划是为了解决大一新生适应大学生活的问题,我们选拔了一批品学兼优、热心、有组织能力的大二学生做大一同学的门特(顾问),在学习和生活上对低年级同学进行指导,通过门特小组的活动以及《文化体验课》作为载体,培养同学们的团队精神和组织领导能力。第二阶段的门特计划主要针对大三同学对未来发展的困扰,我们邀请一些有较丰富工作经验的MBA/EMBA校友或学生与本科生结成对子或小组,对本科生提供生涯规划、职场和处世方面的指导,有很多MBA和EMBA还会为本科生提供企业参观和实习的机会。
目前,门特计划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组织制度和规范的工作流程,在学院不同年级的同学之间也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很多同学都反映,在这种分享互助的过程中,指导者和被指导者都得到了学习和成长,有些同学在心得体会中写到自己看待世界的方式和生活态度也会发生积极的变化。更加令我们欣慰的是,这样的活动使得八系的孩子中自发地涌现出“家”的文化,同学们感受到了温暖和关爱,他们称之为“珍贵的体验”。
(三)变革性学习:在体验中升华怀校长在2014本科毕业典礼的讲话中说:“大学是人生的转型期和黄金期……养成理性的思考习惯和独立的判断力等人格品质,将有助于面对问题和未来,并把知识转化为智慧”。思维方式和品格的培养,实际上是一种变革性的学习。怀校长在讲话中经常提到勇气、激情、荣誉、责任、视野等等,这些品格的养成,以及学习者的自我反思与超越,都在我们的体验式教育中有所体现。
在扩展学生视野方面,我们学院从2011年至2014年,共组织了50场高端论坛,启发学生从不同的视角看世界,培养同学们学科交叉的思维方式。这些论坛的主题包括歌剧、音乐、舞蹈、电影、数学、化学、天体物理、未来飞机、宏观经济、企业管理、文化产业、创业人生,以及广义虚拟经济、大数据商务模式、苦难的辉煌、国家安全形势等等。同学们评价说,这些讲座拓宽了自己的视野,也帮助他们重新审视了对世界的认识。
经管学院的《形势政策课》也是一个很有特色的培养环节。该课程的目的是鼓励学生关心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理解国家政策方针制定背景,并且通过开展小组学习,锻炼学生搜集数据、PPT制作、演讲展示以及提问和答辩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在这样的课程中,学生在逐渐形成理性客观的思维方式,并且对团队荣誉、勇气、自信、创造知识等有深刻感悟。这种对学习者深远的变革性影响,才是教育中最有意义的事情。
三、教改中的几点思考与感想第一,体验式学习中的“一石三鸟”。比如说,“门特计划”的设计的重点“交往性学习”。但是在活动过程中,同学们还要在“工具性学习”方面,全面锻炼自己的计划能力、信息收集能力、展示表达能力等。同时,他们在学会人与人之间的理解和包容、责任与担当等方面,也有变革性的成长。又比如“商业环境全景仿真实验”,在设计时主要针对的是针对工具性学习,但是在实际运作中,同学们也要学习跨部门跨组织的人际沟通能力、组织协调能力、领导力;同时还要学习多角度思考问题,以及灵活变通的思维方式等等。
第二,小组学习的模式在各个培养环节中普遍应用。根据勒温的团体动力学、斯莱文等人提出交往学习理论,小组活动的内在作用机制,就是在学习者之间存在相互激发和诱导、模仿和感染,以及竞争与激励。所以,正是让学生通过在团队中学习、在行动中学习,来发现、感悟和创造知识,并且通过展示、交流、分享、反思的环节,令学生获得不一样的学习体验。
第三,改革的成功在于契合教育规律。在教育过程中,深切关注学生的人文情怀和心灵成长是极为重要的,而这样的成长也必须依靠亲身体验才能够实现。在今天看来,经管学院的教育改革实施效果已远远超出最初设计构想。在2013年的教师节,1108大班的同学在给老师的感谢信中说:“感谢学院对我们能力的培养,更感激学院使我们内心感悟到的人性的善良美好,这才是我们一生中最宝贵的财富”。同学们能有这样的感悟,是很令我们欣慰的。经管学院的教改能够取得一定的成功,是因为我们能够顺应时代潮流,遵循教育规律,我们所做的改革契合了体验式教育规律,即:以学习者为中心,在体验中学习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