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我的奥运故事”——生命学院奥运志愿者风采展(1)
发布日期:2008-07-25 阅读次数:
编辑:陈 宇
王音娴,生命学院2006级学生,城市志愿者
对于中国人来说,2008年的的头等大事就是奥运会的举办。而对于我来说,能作为一名城市志愿者亲身参与到奥运会中来,是相当重要且幸运的事。虽然服务时间总共只有三天半,但,它带给我的感触,终身难忘。
志愿服务的前提是无报酬,靠得全是志愿者自身的信念与热情。这一点在正式上岗服务之前,自我感觉已经有充分的认识,觉得不会因为外界因素而使自己退缩。但是服务的辛苦与所遇到的困难,是之前难以想象的。首先每天8小时的工作时间对我就是个挑战,以前不管是工作或是学习从没有一天内持续这么长时间过。北京这个季节的天气并不能算上舒适,如何在闷热的环境下和疲惫的状态下保持良好的精神面貌,是第一个需解决的问题。
城市志愿者主要工作内容就是信息咨询,主要负责解答路线、周围主要设施以及奥运比赛场馆的相关问题。想“xxx公交站在哪?”,“去xx应该乘几路车?”,“什么时候开始售票?”,“场馆x门在哪儿?”之类的问题每天都要重复回答数十遍。即便是说得口干舌燥,嗓子发痛,依然要微笑面对已经听过无数遍的问题,不厌其烦的解答。所有的信息和答案都是我们自己搜寻得到的,总会有些不准确的、不清楚的地方。有时碰上一些刁钻的提问者,抱怨之声在所难免,这时,作为一名志愿者,不管心中是委屈还是气愤,仍然要微笑着安抚情绪。
我们这一组是学校里在五棵松上岗的第一组,不管是经验积累还是物质准备方面,都处于“零”的状态。万事开头难,这种时侯最考验随机应变能力。不知道如何解答,也要在当场想出个让别人可以接受的解决方案。经验积累为零,我们就在本子上记下每天遇到的比较多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不知道解决方法的问题,当作结束工作后的任务,分配给个人去上网找答案,第二天再来汇总,整理出最合适的答案,就这样为我们,也为以后的志愿者积累着经验。物质准备为零,缺少布置工作亭的装饰品,和张贴信息、告示的展板,就利用手头能利用的一切材料——捆器材的绳子,废海报,包装纸,还有一个空水果箱,包括从上面拆下的固定用的一小段一小段的金属条以及以前收集的废弃大头针,自己动手制作我们所需要的东西。每个人发挥各自的长项,有的设计,有的粘贴,有的写内容、绘画……一次可能做不了许多,但每天都会做出些新东西来。到第四天交接班时,我们的工作亭已经有了一个两面的贴有赛程和天气预报的展板,两个贴路人对奥运祝福语的小展板,一个告示板和一个奥运开幕倒计时版,全部都是我们自己用废弃物做的。看着这些东西,心里说不出的自豪,也许外观上是比较简陋,但也算是体现了“节俭奥运”思想吧。
虽然辛苦和困难超出了之前的想象,但既然做为一名志愿者,就要有身为志愿者的觉悟。况且做志愿服务不光是有苦的一面,苦并快乐着,这才是志愿服务最大的魅力吧。从来询问场馆情况的人数上可以看出大家对奥运会的热情有多么高,每当我们解答完路人的问题,总会得到一声谢谢作为答复,尽管有时我们的解答并不十分完美,有很多路过我们的工作亭的会走过来对我们说“辛苦了”,还有一位阿姨特地给我们送来自己做的冰镇绿豆汤解暑……诸多的事情都让我们感动。还有就是,让我对团队工作有了深刻的认识,第一次体会到大家团结一致位共同的目标努力的感觉有多么好,不需要催促或监督,一旦确定了要做的事,大家马上会想办法去完成。效率最高,且效果最优。
三天半的工作时间,28小时,真的很短很短。但是也算是参与到奥运其中,为奥运贡献了一份力量。长久以为的奥运之梦就要成真,而这段记忆也必将永久珍藏。
加油,北京!加油,奥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