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我校曾垚同学喜获“全国三好学生”称号
发布日期:2007-11-15 阅读次数:
撰稿:学生处 张 巍 编辑:石 磊
从2007年8 月开始,教育部、共青团中央组织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中开展第九次“全国三好学生”、“全国优秀学生干部”、“全国先进班集体”评比活动。我校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光电工程系的2003级曾垚同学顺利通过了学校、北京市、教育部三级评审,最终获得了“全国三好学生”荣誉称号。
曾垚同学是我校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光电工程系的2003级本科生,在大学期间,他一直排名专业第1。4年来他5次获得一等人民奖学金以及我校最高奖学金——徐特立奖学金,他曾担任03级党支部书记,获得过北京市三好学生、校优秀学生标兵、校团员之星等荣誉称号。大学期间他曾4次走入新的专业,他不仅在理工大学收获颇丰,他还与北京大学的同学共同竞争,并从北京大学捧回了北京大学2006年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奖学金和北京大学2006年中国经济研究专题论文奖两个奖项。
附:曾垚同学事迹介绍
在两所大学、三个专业同时领跑
——北京理工大学曾垚同学事迹材料
曾垚是北京理工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光电工程系的2003级学生,在不到四年的大学生活中,他曾在两所名校四次走入新的专业,并在每一个专业都取得了第一名的成绩。还在读大四的他,现在正同时兼修三个不同学位的课程(电子科学与技术学士学位、经济学双学士学位、西方经济学硕士学位),在所有86门课程中有84门优秀、2门良好、参与了多项课题研究……创下了许多同龄人难以超越的“纪录”。
一、本科4年兼修3个学位,在两所大学研读过4个专业
2003年9月,曾垚以北京理工大学当年在重庆市招生分数第一名,高出重点线157分的成绩进入北京理工大学化工与环境学院学习。但是,却很少有人知道,在这样的成绩背后,曾垚的心情却并不平静。曾经在中学阶段横跨五科获得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和计算机的全国奥林匹克竞赛一等奖的他,在高三时放弃了保送北京大学考古系的机会,却以8分之差在高考中与自己的第一志愿清华大学擦肩而过。
表1、本科4年修读专业一览表
时间 | 新进入专业 | 进入专业学习原因 |
2003.9 | 化学工艺与工程(足球竞彩app排名) | 北京理工大学在重庆招生分数最高分 |
2004.9 | 电子科学与技术(足球竞彩app排名) | 以第一学年全学院第一名成绩转专业 |
经济学双学位(北京大学) | 在北京大学修读双学位项目 | |
2006.9 | 西方经济学(北京大学) | 保送北京大学研究生,并提前修读研究生课程 |
但是他却幸运的被同样优秀,甚至从不接收第二志愿的北京理工大学录取。曾垚在心中默默感谢北京理工大学给予自己的机会,就这样他来到北京理工大学,开始学习化学工艺与工程这样一个自己并不太喜欢的专业。
在现实的落差面前,理工大学德高望重的老校长王越院士给了这个大一新生最关键的支持。虽然素昧平生,老校长却在百忙中接待了这个普普通通的新生,“是金子,在哪里都要闪光”,“没有认认真真的学过,你怎么知道不喜欢你的专业?”,校长用自己求学和工作的亲身经历,鼓励这个那时还多少有些心高气傲的学生要努力学好化学。
曾垚的大学生活,便从这样一个充满挑战和希望的秋季开始。
大一的努力学习,让曾垚更加理性的看到了自己的兴趣和优势,优异的成绩让他顺利达到了北京理工大学的转专业标准,也让他有信心在成功转专业的同时选择了修读第二学位。2004年秋季,曾垚以化工与环境学院第一名的成绩转专业至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光电工程系,同时开始在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修读经济学双学位。
这个秋天,成为了曾垚大学四年中关键的十字路口。
2006年9月,曾垚以北京理工大学专业第一名和北京大学双学位专业并列第一的成绩,被免试推荐到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攻读硕士学位。在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学生表彰大会上,林毅夫教授亲自为曾垚颁发中国经济研究奖学金,并对曾垚说,“你是第一个以工学背景来到经济中心的保送生,希望你好好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这一学期,曾垚作为北京大学的免试推荐生,提前在北京大学研究生院修读了研究生的数理经济学和高级计量经济学两门课程,而且与此同时,他还要在北京理工大学信息学院电子科学技术专业和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经济学专业继续自己的本科学习。
这个秋天,将是曾垚更进一步,再创新高的又一个开始。
二、86门课程84门优秀,在3个专业排名第一
心若在,梦就在,这个喜欢唱刘欢的“从头再来”的学生至今都还清楚的记得,自己在大学上的第一节课是无机化学,第一门考试也是无机化学,在高考前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会学化学,但在大学的这第一门期末考试中却获得了全学院的最高分,这就是曾垚在大学的开始。在化工与环境学院的第一年里,曾垚的学习成绩一直稳定在年级第一,所有课程优良率达到100%。
表2、本科4年学习成绩一览表
时间 | 本专业平均成绩 | 双学位平均成绩 | 研究生课程平均成绩 |
2003-2004 | 91.1/100 | | |
2004-2005 | 93.0/100 | 95.2/100 | |
2005-2006 | 95.5/100 | 94/100 | |
2006-2007 | 96.4/100 | 95/100 | 93/100 |
在大学的第二年,曾垚同时选择了电子科学与技术和经济学这两个自己更有兴趣的学科进行学习,这当然对他更有效的学习是一个激励;另一方面,他需要面对陌生的环境,不同的课程设置,还要克服在两个学校之间来回奔跑、与同学们不住在一起、与老师不熟悉等诸多困难。因此,曾垚以更加严谨、踏实的态度来克服这些困难。在转入信息科学技术学院之后的三年学习生活中,曾垚延续了自己在大一的学习效率,成绩始终名列专业第一名,至今保持着所有课程全优的成绩。
在保持自己专业优势的同时,曾垚在北京大学的学习同样没有落下。在第一学期的学习中,他的三门课程全部获得优秀,在第二学期的宏观经济学和公共财政学两门课程上,他以98分和97分的成绩在两个教学班里分别名列第一。进入大三以后,曾垚同时面对着本专业学习和双学位学习的压力,在大三上学期他选了高达44学分的课程,而且同时参加多项研究。
在这一年里他仍然以踏实的学习状态圆满的完成了学习任务,双学位的所有课程仍然保持全优成绩。凭借自己的不懈努力成为了北京大学校外双学位项目中第一个成功保送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的学生,也是第一个保送经济研究中心的工科背景学生。
保研成功后,曾垚在大四生活中同样没有放松自己,并从这一年开始,同时向三个专业发起了挑战。他一面继续自己的本专业和双学位学习,一面开始在北京大学研究生院提前修读研究生课程。
在继续自己各项研究的同时,曾垚的成绩仍然保持在优秀的水平。同时,曾垚在自己即将毕业之时,仍旧踏踏实实的为自己的电子专业做出最好的总结和归纳,除了课程继续维持全优成绩之外,曾垚在北京理工大学最大的学生课外科技学术活动基地——光电创新基地的2003级专业毕业实习中获得满分的实习成绩,毕业实习报告被基地负责人
三、参与多项课题研究,创下多个“纪录”
学习不仅仅是上课考试,对于曾垚的大学四年,他更是通过自己的尝试和努力,创下了一个本科学生参加研究性学习的种种记录。
在刚刚进入大学的第一年,曾垚就分别以87.5分和84.5分的成绩连续通过国家大学英语四级和六级考试,并以满分成绩通过国家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完成了许多同学要在大学四年,甚至到研究生阶段才能够完成的任务。
同时,他也从来没有为学习而学习,而是积极投入到学校、学院的各种课内、课外学科竞赛活动中:
——在北京理工大学2004年数学竞赛中获全校第八名
——在设计型化学实验大赛获最佳实验设计奖
——在2005年 “中国电机工程学会杯”全国大学生电工数学建模竞赛全国一等奖
——在北京理工大学“世纪杯”学生课外科技学术竞赛获鼓励奖……
在这些学术活动的尝试中,曾垚越来越深入的体会到了大学学习和中学的不同,也更明确了自己在学术领域的理想和目标。
曾垚在大学里真正的研究性学习,是从北京大学的双学位课堂开始的。在
在第二学期的公共财政学课堂上,曾垚主动请缨,担任了这个学习小组的组长,负责小组活动的策划、组织和沟通,并对最终的研究论文进行统稿。在
从此,这样的势头一发而不可收拾,第三学期的“新制度经济学”课程,曾垚的读书笔记在500多名选课同学的作业中第一个被选为优秀笔记;“卫生经济学”课程,曾垚再次担任研究小组组长,学期报告《大型高档医院“特需门诊”的出现和运作》再次获得论文和总成绩最高分。而在第四学期的“发展经济学”课程中,曾垚独立完成的学期论文《衣锦还乡,还是青云直上——从北京高校非本地生源毕业生的择业地域趋向看发展中国家高级人力资本流动的一个特殊问题》也获得了这门课程的最高论文成绩。
四、乐于助人、率先垂范,处处体现党员先进性
大学生的学习,不仅仅是学习知识和技术,更重要的是培养自己做人的品行和智慧。曾垚作为在高中阶段就加入中国共产党的“老党员”,在进入北京理工大学以后,同样在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处处体现党员的先进性和模范性。
四年大学,因为转专业和双学位学习,曾垚比一般的同学付出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受客观条件限制,让他在学习生活中,很多时候不得不独来独往,但是,这却没有让他成为一个封闭和孤僻的人,更没有阻止他在各方面都想到自己作为一个大学生党员的责任。不论在北京理工大学还是北京大学,曾垚都积极参加各种各样的社会活动,让自己在每个集体中都努力发挥出一个共产党员应有的作用。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曾垚在大学期间先后担任2003级本科生党支部宣传委员、班级学习委员, 2003级本科生党支部代书记、书记。在开展工作时,曾垚一方面以诚恳和务实的态度来面对每一个人,以切实解决问题的心态来为大家服务,另一方面也能有效的贯彻学校
朴实的作风让曾垚很快就在自己身处的各个集体中得到了老师和同学的好评。在北京理工大学,在学习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大家都乐于与他交流和沟通,每次考试之前,他总会被同学们包围起来,请他来答疑,曾垚也主动把自己整理的复习笔记和学习资料给同学们参考,以至于有同学说:“我们这个年级就是看着曾垚的笔记学习的”。激光原理课的
曾垚不仅在学习方面充分发挥自己的模范带头作用,也在积极的从各个方面发展自己。在学院运动会上,曾垚多次代表班级参加比赛,并在来到北京的三年里连续参加北京国际马拉松比赛;在文艺活动中,曾垚在北京理工大学“同圆飞天梦,再赋强国篇”演讲比赛中获三等奖,在军训中代表连队参加全营演讲比赛并获第二名,并获得军训优秀学员称号。
在大学四年中,曾垚先后获得北京理工大学“三好学生标兵”、北京理工大学最高荣誉“徐特立奖学金”、北京市“三好学生”、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学习优异生”、北京理工大学“团员之星”等荣誉称号,并连续七次获得北京理工大学甲等人民奖学金。
2006年6月,曾垚作为唯一的一名大三学生,提前进入信息学院的金牌毕业生报告团,为全院学生介绍大学学习的经验;同年10月,他又作为唯一一名还没有毕业的本科生,在北京理工大学“大学、青春、人生”报告团中为全校3000多名大一新生做了“感悟大学之道 确立青春坐标 掌控人生航向”的主题报告,把自己的成长经验和感悟分享给了更多的同学。
曾垚非常喜欢
(审核:刘明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