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原北京工业学院院长谢簃同志遗体告别仪式举行
发布日期:2006-04-12 阅读次数:
摄影报道:党委宣传部 斯君
原北京工业学院院长谢簃同志遗体告别仪式于2006年4月12日上午8时在北京市八宝山革命公墓第一告别室举行。
校党委书记焦文俊、校长匡镜明以及校其他党政领导参加了告别仪式。
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离休干部,原北京工业学院院长谢簃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06年4月6日22时30分在北京逝世,享年87岁。
谢簃同志1919年4月22日生于北平,1937年9月进入辅仁大学学习,1942年7月毕业进入辅仁大学物理研究所做研究生,期间先后兼任通州师范、唐山二中教员,1943年夏休学在开滦煤矿做职员,1945年9月重入辅仁大学物理研究所并兼任孔德中学和盛新中学教员。在此期间谢簃同志思想进步,积极追求真理。
谢簃同志1946年5月到解放区参加革命工作,先后在晋冀鲁豫边区北方大学工学院和华北大学工学院任教,1949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9年9月任中法大学副教授。在艰苦的条件和对敌斗争的恶劣环境中,谢簃同志努力为党工作,为新中国的成立作出了贡献。
新中国成立后,谢簃同志在中法大学任教,1950年9月中法大学校部及数理化三个系并入华北大学工学院,谢簃同志任华北大学工学院副教授,1952年华北大学工学院更名为北京工业学院,谢簃同志先后担任教务处副处长、机械系主任、科研部副主任,1962年任教务长。谢簃同志作为高级知识分子党员干部,对学校的师资队伍建设、课程建设、专业建设、院系设置和学科建设呕心沥血,发挥自己的才智和特长,为学校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文化大革命”期间,谢簃同志受到诬陷、批斗、迫害等不公正待遇,他敢于坚持真理,弘扬正气,体现了他坚定的革命理想和信念,以及高尚的人格。
1976年“文革”结束后,谢簃同志任学校教务长,1979年6月谢簃同志任北京工业学院副院长,1982年7月任院长,1984年9月任北京理工大学顾问,1992年离休。在党内谢簃同志历任北京工业学院党委统战部长、党委委员、党委常委、党委副书记等职务。在此期间,谢簃同志坚决贯彻执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敢于拨乱反正,坚持改革开放,以发展的眼光积极探索新时期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推进学校学科发展,不断探索和实践学校发展的正确定位,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体现了教育家的睿智与校领导的战略眼光,为北京理工大学的全面发展做出了显著贡献。
谢簃同志具有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和坚强的党性,始终坚持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思想上和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在大是大非面前立场坚定、旗帜鲜明。谢簃同志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具有强烈的革命事业心和责任感;谢簃同志几十年如一日,工作勤勤恳恳,认真负责,严格要求,治学严谨;他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注重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他作风正派,谦虚谨慎,善于团结同志一道工作;他密切联系群众,注意倾听群众意见,关心群众疾苦;他严于律己,清正廉洁,保持艰苦奋斗的革命本色。离休后他仍关心党和国家大事,关心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关心青年学生的健康成长。作为教授,谢簃同志以渊博的学识,严谨的治学态度,赢得了师生的尊重与好评。在科学研究方面,他主持多项不同型号的火箭、导弹的研究工作,在缺乏资料和经验的情况下,克服困难,研制出我国自己的导弹,是我国导弹制造的先驱者之一。谢簃同志先后兼任中国兵工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航空学会理事、北京航空学会副理事长、北京高教研究会常务理事、北京科技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国家机械委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机械委教育科学研究所兼职研究员等多项职务,是全国知名的专家学者和教育专家!
谢簃同志一生忠诚于党,忠诚于人民,为党的教育事业、国防科技事业倾注了毕生心血,为我国国防教育事业和我校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他的逝世是我校的重大损失。全校师生深切缅怀谢簃同志。
谢簃同志永垂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