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竞彩app排名

【媒体】依依惜别母校留下美好记忆——大学毕业生文明离校蔚然成风


《中国教育报》2005年6月22日第1版 
本报记者 杨晨光

    随着名为“再见·丁香花”毕业教育系列活动在校园内红红火火的展开,北京邮电大学近4000名毕业生正在以健康文明的方式上好大学生涯的最后一课。丁香花是年轻的回忆,是友情的象征,北邮的学子们在丁香花的映衬下举行爱心捐助、临别赠言、评选恩师、文艺演出、宣誓大会、毕业典礼等多种活动,告别母校,奔赴祖国的四面八方。

    6月,又一届大学毕业生到了离开校园的时刻,与往年明显不同的是,摔酒瓶、烧课本、破坏公物等不文明的现象已经很少见到,代之而来的是联欢会、恳谈会、校园留影、打扫卫生等方式,学生们聚在一起,展望美好前程,互诉依依惜别之情,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表达对母校的感激、不舍和祝福。文明毕业、文明离校已在各高校蔚然成风。

    “散伙饭”更趋文明

    往年每到毕业时,一些学生因就业找工作问题、或是几年学习生活中积累了一些未化解的矛盾往往会以不文明的方式发泄,宿舍往往乱得一团糟,垃圾遍地,桌椅公物和体育设施等会遭到损坏。某高校学生宿舍楼管理员向记者表示,以往毕业生离校前,整个宿舍前面的空地俨然一个垃圾场。不少毕业生还把“散伙饭”当成排解离别愁绪的主要方式,喝醉后耍酒疯的也大有人在。

    记者近日在高校采访时了解到,今年毕业班的“散伙饭”都很文明,学生们更看重温馨的交流氛围,充满真挚的情意。北京理工大学一位本科毕业生一手操办了自己班的“散伙饭”,他告诉记者,大家一边吃饭一边聊天,每张桌上只供应几瓶啤酒,与其喝得一塌糊涂不如大家叙叙旧,我们谈4年来的生活花絮,谈个人对前途的看法,平时比较内向的几个人还引吭高歌,很有气氛,真正加深了同学之间的感情。

    “毕业生要积极开展有意义的活动,为学校做一些实实在在的事情,尽己所能为校园增添色彩。”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信息学院本科毕业生曹亚植很有想法,“我们离校时正是低年级同学考试的时候,要为他们营造一个安静、祥和的环境,为师弟师妹们着想,也是给自己留下一个美好的形象,给大学生活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做好事献真情

    据悉,各高校的毕业生们拿出自己全部的经验和热情,发挥想象力和艺术创造力,充分利用院系力量和各方面的支持,举办各种毕业系列活动,使之成为4年大学生活的点睛之笔,向母校表达他们难忘栽培之情。

    北京科技大学学生自己设计、编导、制作毕业纪念光盘、毕业纪念册、毕业专刊等,拍摄毕业纪实影片;举行“我最敬爱的老师”评选、颁奖活动;各学院的优秀毕业生通过“我的大学之路”、“考研导向”、“就业技巧”、“人际交往”等专题报告会、交流会等形式现身说法,向学弟学妹们讲述自己的大学经历以及怎样应付生活中遇到的困惑,对在校生的成长起到了导航的作用。

    日前,北京交通大学人文学院40余名学生来到图书馆进行“情系书香———我为母校添光彩”公益活动,义务擦洗图书馆书架,四个阅览室的工作量还是很大的,遇到高层书架学生们就踩着凳子、踮着脚尖擦,遇到死角学生们就用手指轻轻地去除里面的灰尘。本次活动是该校人文学院毕业生系列活动“追忆”篇的组成部分,该活动策划者之一、外语系毕业生董昉昭对记者说:“我们的系列活动共分为感恩、追忆、留念、共勉和活力五大篇章,在即将离别之际,毕业生有责任胸怀母校的发展,为母校的腾飞献计献策,用心去感受这里的一草一木,用实际行动为母校的建设再贡献一份力量。”

    “这个由学生策划、实施的毕业系列活动涵盖了毕业生生活、学习、就业的各个方面,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激情,有创意,收到的效果非常好,学生们投入了极大的热情,充分展示了当代大学生的风采。”北京交大人文学院党委副书记黄晓慧如是说。

    创氛围重在引导

    毕业离校是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奔赴人生新征途的起点,文明离校也是大学生在校期间的最后一个思想教育环节。各高校团委、学生处、就业指导中心等部门在营造温情、友好的校园氛围上狠下工夫,校园四处可见勉励毕业生早日成才、报效祖国的宣传横幅,这些举措在毕业生中引起了强烈反响,对规范毕业生离校行为起到了积极的引导作用。

    北京邮电大学学生处处长辛玲玲表示,学校的毕业教育系列活动是为广大毕业生提供一个交流和总结的平台,一个抒发和展示的舞台,让即将离开校园、首次走向社会舞台的学生们在活动组织过程中体会合作的精神,为今后走上社会作准备,同时紧抓毕业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及时传达主流信息,稳定毕业生思想,避免盲从,全身心投入到就业及毕业设计等各项工作中去。

    据了解,中国农业大学13个院系都举行了各具特色的毕业纪念活动。人文与发展学院举行了欢送毕业生联欢晚会,学院领导现场亲手制作刨冰,在炎炎的夏日,给毕业生送去了清凉。工学院举办了毕业班党支部排球友谊比赛和拔河比赛,学院分党委书记李桦表示,组织比赛的目的除了促进支部间党员的交流之外,更重要的是通过毕业生党员带动身边所有的毕业生在离校前合理地安排离校活动,使大学生活的最后阶段更加精彩、充实和丰富。

    中国农大学生处处长李培景向记者介绍,针对不同的毕业生群体,学校开展了不同的教育活动,比如对经济困难、受到社会资助完成学业的学生,学校教育他们要常怀感恩之心,学校努力回报社会;对于向银行贷款的学生,要教育他们要珍爱信用记录,讲求诚信。2004年,154名受资助的农大毕业生自发捐款千余元,在校园内栽种了一棵“饮水思源”纪念树;2005年,334名曾受到各方面资助的农大学生包括260名应届毕业生,利用奖学金、勤工俭学、社会兼职等获得的钱自发向学校捐款4000余元,认捐学校的奥运摔跤馆坐椅,留作纪念。

    向校园国旗敬最后一个礼、上学校最后一次党课、最后一次到自习室上自习、最后一次与老师促膝恳谈……各高校的离校工作文明、有序,广大毕业生带着对母校的依依不舍和对母校的美好祝愿,奔赴祖国各地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行各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