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竞彩app排名

第六届多智能体协同控制学术研讨会顺利举行


  第六届多智能体协同控制学术研讨会“2017 TCCT Workshop on Cooperative Control and Multi-Agent Systems”于7月21至24日在北京友谊宾馆成功举行。本次研讨会由中国自动化学会控制理论专业委员会、北京理工大学复杂系统智能控制与决策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理工大学自动化学院、北京市智能机器人与系统高精尖创新中心共同主办,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大国际合作项目、创新研究群体项目的资助。

  胡海岩校长会前专门会见了各位专家,介绍了我校“双一流”建设的基本情况及“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的现状,并就“人工智能”、“自主智能”等前沿问题与各位专家进行了深入交流与讨论,同时也对各位专家长期以来对北京理工大学的学科建设、高层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方面的支持与帮助表示衷心感谢,并希望各位专家与北京理工大学进一步加强交流与合作,取得更多重大的研究成果。

  研讨会由北京理工大学副校长陈杰教授主持,自动化学院党委书记金军出席研讨会并致辞,介绍了研讨会的背景,并对各位嘉宾的到来表示了热烈欢迎。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王军政教授在致辞中指出本届研讨会在专家规模、与会人数、学术影响力等方面都是空前的,并代表北京理工大学研究院对各位专家长期以来对研讨会和北京理工大学的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中国自动化学会副理事长、中国自动化学会控制理论专业委员会主任张纪峰研究员介绍了研讨会的发展历程并给予了充分的肯定,指出本研讨会推动了控制理论专业委员会和控制学科的发展,凝聚团结了多智能体方向研究人员的力量,是控制理论专业委员会的品牌会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信息学部三处处长宋苏教授出席研讨会并发表讲话。宋苏处长在讲话中对北京理工大学利用基金委重大国际合作项目召开多智能体专题研讨会给与了充分肯定,结合国家“人工智能2.0”战略指出了多智能体研究的前沿性和国家对该领域持续加大支持的趋势,介绍了基金委多智能体系统项目的申请情况以及即将发布的基金委应急管理项目的相关情况。北京市高精尖创新中心常务副主任黄强教授、北京理工大学自动化学院常务副院长刘向东教授、自动化学院副院长廖晓钟教授、国内外50余所高校与科研单位的300余位师生参加了此次研讨会。

  本次研讨会共邀请到2位院士做特邀报告,13位多智能体领域的国际知名专家、学者做大会报告,其中IEEE Fellow 12位,IFAC Fellow 8位。此次研讨会共为与会人员奉献了15场精彩纷呈的学术报告,涵盖多智能体系统领域的多个方面,包括群集控制、一致性问题、连通性保持问题、分布式优化方法以及博弈论等。浙江大学孙优贤院士从信息物理融合系统的角度分析了多智能体系统面临的挑战,提出了关键科学问题和亟待解决的关键技术。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倪光南院士结合多智能体的概念介绍了中国软件业发展的机遇。澳门大学Prof. Philip Chen介绍了一种新的模糊受限玻尔兹曼机,可提高传统受限玻尔兹曼机的学习精度及泛化能力。新加坡国立大学Prof. Benmei Chen介绍了无人机如何在室内化学灾害中进行搜寻与救援。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Prof. Lihua Xie分析了在一类博弈问题中纳什均衡的存在性、一致性和有效性及其在交通网络中的应用。美国弗吉尼亚大学Prof. Zongli Lin介绍了状态依赖联合连通动态拓扑下多智能体跟踪控制问题。香港城市大学Prof. Gang Feng介绍了其在带有无界延时的单积分器多智能体系统的一致性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美国纽约大学Prof. Zhongping Jiang提出了一种数据驱动自适应最优控制的设计方法,即鲁棒自适应动态规划方法。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程代展研究员介绍了网络化系统中的博弈控制论及其最新研究成果。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洪奕光研究员介绍了连续时间多智能体系统的分布式优化和博弈方面的最新进展。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张纪峰研究员介绍了其在安全多方参数辨识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香港中文大学Prof. Jie Huang介绍了切换网络拓扑下不确定性欧拉-拉格朗日系统的分布式控制方法。香港城市大学Prof. Lu Liu着眼于带有不确定性的异构非线性多智能体系统,考虑了该系统的协同输出调节问题。新加坡国立大学的Prof. Shuzhi Sam Ge介绍了复杂空域环境下多飞行器协同机动理论。美国加州大学河滨分校Prof. Wei Ren介绍了传感器网络的分布式状态估计问题。

  各位院士、专家、学者的精彩报告受到了参会人员的一致好评,参会人员也就各自感兴趣的学术问题与各位报告人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与交流。通过举办此次研讨会,展示了我校在“多智能体系统”领域的实力,增进了与国内外同行的了解与友谊,汲取了最新的学术思想,对提高北京理工大学、复杂系统智能控制与决策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知名度、学术影响力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