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竞彩app排名

足球竞彩app排名牵头“耐盐防病促生菌剂的研制及产业化”项目鉴定会顺利举行


摄影、撰稿:生命学院 许可  编辑:王一飞

  2013年7月25日,教育部在北京主持召开了由北京理工大学生命学院李春教授牵头主持完成的项目“耐盐防病促生菌剂的研制及产业化”的成果鉴定会。会议在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杨健安处长主持下拉开帷幕,北京理工大学党委书记郭大成代表项目完成单位致欢迎词,随后杨健安处长宣读鉴定委员会专家名单。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化工大学校长谭天伟教授担任鉴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农业科学院的梁永超研究员担任副主任委员,鉴定委员还有天津大学副校长元英进教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孙宏伟研究员、清华大学曹竹安教授、浙江大学谢关林教授、中科院遗传所马润林研究员、中科院微生物所李寅研究员和中国农业大学王琦教授。



杨健安处长主持、郭大成书记致欢迎词

  会议第二项议程,由鉴定委员会主任委员谭天伟院士主持。首先由项目负责人、北京理工大学李春教授汇报项目成果。项目针对我国西北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因长期滴灌栽培引起的土壤次生盐渍化、化肥使用超量低效及土传病害严重等作物苗期生产中的突出问题,以及农用微生物菌剂在生产及应用中存在活菌数低、功能单一、持效性与稳定性差等问题,项目组以特殊环境中的微生物与植物互作为植物耐盐、防病和促生途径,在对新疆不同生境中耐盐促生菌与防病促生菌的资源挖掘与整理、生物学特性与作用机制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混菌代谢与植物细胞互作模式下的协同增效菌群的理性配伍原理,发明了混菌高密度发酵控制技术和耐盐防病促生菌剂系列产品的创制技术,完成了系列产品的中试和产业化应用,实现新疆主要作物棉花和加工番茄种植应用的产业化示范,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显著。



李春教授在汇报项目成果

  鉴定委员会听取了项目组的工作报告和技术报告,审查了相关鉴定材料,经质询讨论后,与会专家一致认为,该项目成果具较强创新性和先进性,成果总体上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在混菌高密度发酵控制技术方面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成果鉴定过程中,完成单位石河子大学、新疆农业科学院的项目负责人和领导,北京理工大学科研院高新技术部胡俊副部长和生命学院邓玉林院长也全程参加。

 

鉴定专家与项目主要完成人合影

附件:项目成果简介

  “耐盐防病促生菌剂的研制及产业化”项目是由北京理工大学李春教授主持,石河子大学、新疆农业科学院和新疆石大伟农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完成的。该项目在1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新疆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和2项新疆特殊环境微生物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的支持下完成的,研究时间2004年3月——2013年6月。内容是围绕我国西北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因长期滴灌栽培导致的土壤盐渍化和苗期病害加重,作物抗逆和生产转化能力下降等问题,基于特殊环境下微生物与植物互作原理、系统开展了相关微生物资源的挖掘和整理工作,创建了混菌代谢与植物细胞的通讯模型和协同增效菌群的理性配伍原理,发明了混菌高密度发酵技术,研制了具有解盐防病促生功能的生物种衣剂、滴灌肥料和微胶囊剂,并完成了在棉花和加工番茄上万亩的示范推广和产业化应用,应用效果表明,出苗率平均增加15%以上,保苗率20%以上,苗期病害综合防效达55%以上,化学农药使用量较其它方法减少了40%,棉花和番茄产量稳定提高了10%以上,品质优良率提高了20%以上。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项目完成过程中,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3项(授权5项);获得国家微生物肥料产品登记1个;出版专著2部(其中包括英文著作一章);发表学术论文64篇,其中SCI收录19篇,EI收录5篇,国内一级学报19篇;培养博士研究生5名,硕士研究生16名,其中2名博士生获得省部级优秀博士论文,3名硕士生获得省部级优秀硕士论文。
 
(审核:周连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