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海量语言信息处理与云计算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召开第一届技术委员会2012年度工作会议
发布日期:2012-12-12 阅读次数:
供稿:史树敏 摄影:董博文 编辑:新闻中心 段炼
2012年12月10日,北京市海量语言信息处理与云计算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下简称工程中心)顺利召开第一届技术委员会工作会议。中国工程院院士、总参第六十一所李德毅少将,工程中心主任、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学院黄河燕院长,计算机学院曹元大教授,中国科学院计算所史忠植研究员,北京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副院长肖创柏教授,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副主任胡事民教授,以及工程中心副主任计算机学院牛振东副院长、廖乐健教授、共建企业洪琳高工,计算机学院副院长黄华教授,院长助理祝烈煌副教授出席了会议。会议由北京理工大学科学技术研究院高新技术部胡俊副部长主持。
胡俊首先代表校领导致欢迎词,感谢各位专家对我校牵头工程中心建设的大力支持,并向与会专家介绍了北京理工大学现有工程中心建设情况和扶持政策,同时希望工程中心时刻树立“成果转化”意识,希望各位专家多指导、多批评,进一步帮助工程中心提高 “自我造血”能力,更快更好地发展。
随后,会议举行了简短的技术委员会受聘仪式,胡俊为技术委员会成员颁发聘书:聘请李德毅院士任工程中心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黄河燕教授、曹元大教授为副主任委员,史忠植研究员、肖创柏教授、胡事民教授、孙一刚研究员为技术委员会委员。
技术委员会首先听取了工程中心2012年度工作报告及2013年度工作规划,并逐一发言提出了意见与建议。
李德毅院士指出工程中心研究基础扎实,经过长期实践积累,已经具备了成果转化的良好条件。如何利用互联网交互和群体智能解决非结构化数据问题是当今信息处理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工程中心今后应该注重技术运用和转化,要聚焦优势技术、选取特色领域,在“有限集”上实现数据到价值的转变。
曹元大教授建议工程中心以机器翻译为研究子集,注重服务质量的同时,向其他自然语言处理领域辐射和拓展;同时瞄准关键切入点,与其他非NLP领域,如智能驾驶等领域结合,实现技术辐射。
史忠植研究员首先肯定了工程中心已有的工作成绩,并建议在核心研究成果,如机器翻译技术和产品的基础上,注重汲取新方法、新思路,吐故纳新、兼容并蓄,进一步提升技术优势,并预祝工程中心取得更大发展。
肖创柏教授指出通过现有工作技术和年度成果表明工程中心有着良好的发展势头,建议应该瞄准国家级工程中心的考核指标,强化技术发明专利、软件著作权等自有知识产权成果的积累,并力争在较短时间内在特色行业进行示范应用。
胡事民教授建议工程中心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培育,并从企业实际情况捕捉需求,拓深研究重点,同时加强国际合作。
工程中心主任、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黄河燕院长认真聆听了与会专家的建议与意见,并作总结发言,黄院长首先感谢各位专家和领导到会指导工程中心的建设工作,表示工程中心会认真梳理各位专家的意见,并在今后的发展中,依托国家与学校的政策和管理办法,在体制机制上深化校企合作,早日完成国家级工程中心申报的目标,并在“技术聚焦-行业带动-示范应用”建设模式上有更长足的进步。
(审核:黄河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