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竞彩app排名

校长胡海岩院士出席“著名大学中学校长峰会”并做演讲


供稿:党委宣传部      摄影、编辑:新闻中心 斯君


  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即将颁布实施之际,由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电视台、中国人民大学共同举办的第三届著名大学中学校长峰会于2010年4月26日在中国人民大学隆重举行。近百位著名大学、中学的校长们围绕创新人才培养的主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探讨,形成了诸多共识,发表了人大宣言。

  我校校长胡海岩院士应邀出席峰会并做演讲(演讲全文附后)。教育部高教司司长张大良,教育部科技司副司长陈盈晖,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程天权,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浙江大学校长杨卫,北京语言大学党委书记王路江,北京交通大学校长宁滨,华南理工大学副校长邱学青,微软亚洲研究院院长洪小文等应邀出席。

“拔尖创新人才的三个要素”       北京理工大学校长 胡海岩院士

谢谢主席!老师们、同学们,下午好!

  今天接到邀请来参加圆桌会议形式的论坛,走进会场之后,却没找到圆桌在哪儿。但仔细观察后发现,这确是一个圆桌论坛。因为大家的席位构成一个大圆弧中的一段,我想这可能是会议主办者的概念创新。由此看来,创新并不是非常困难的事情,关键是要有创新的意识和理念。

  接到邀请后我想,这十分钟应该谈些什么样的内容。今天高峰论坛的主题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拔尖”加在“创新”前面就意味着是培养顶级人才。我想到,我国有珠穆朗玛峰,它是世界屋脊。但如果没有青藏高原,珠穆朗玛峰就不可能成为世界屋脊。因为青藏高原海拔高度有四五千米,正是在这四五千米的高原基础上,珠穆朗玛峰才成为世界屋脊。因此,“拔尖创新人才”应该在大批创新人才基础上脱颖而出。作为国家重点建设的大学,首先要培养大批创新人才,在这样的基础上,才能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今天,我想重点谈一下培养创新人才,应该特别关注一些什么样的素质或者要素。如果我们的学生在这几方面很突出,我想就具备了成长为“拔尖创新人才”的有利条件。我认为,以下三个要素特别重要。第一个要素是“追求执着”,第二个要素是“知识宽厚”,第三个要素是“实践创新”。下面我对这三个要素作简单陈述:

  第一,“追求执着”。我认为,这是一名优秀学者应该具备的素质。目前,具备这样素质的青年科技人才、青年学生数量还不太多。一个明显的例子就是,每年高考前,我都遇到很多考生家长的咨询:孩子应该上什么样的大学,学什么样的专业。大部分家长在咨询这个问题的过程中,关注最多的还是上哪所大学、学什么专业今后就业好,收入高。无疑,家长的功利色彩比较浓厚。如果我们的学生仅仅停留在这样的层面,没有更高的追求,那么是难以成为“拔尖创新人才”的。在我心目中,学者可以分为三类。这种分类并不是按照学术成就,而是按照学术追求。最基本的一类,是把从事学术研究作为谋生的手段,能够拥有一份体面的工作和一份不错的收入;高一个层次的,是把学术研究作为一种兴趣;更高一个层次的,也就是我心目中的一流学者,是把学术研究作为追求真理的过程。这类学者的人生目标是追求真理,捍卫真理,比如像哥白尼这样伟大的科学家。我想,这个“追求执著”这个要素是创新人才的最重要的因素。我担任大学教师、大学校长几十年来,遇到过一些成功的例子。有些青年学者的天赋并不突出,但由于有浓厚的学术兴趣,在求学过程中、在学术研究中,十几年如一日去探索,最后走向成功。最近《中国教育报》准备推出关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博士生胡铃心的系列报道,就是一个很有说服力的例子。胡铃心当年高考时,距离全国重点大学的分数线还差8分。但是学校经过考察之后发现,他对科学技术有非常浓厚的兴趣和积极的追求,特别是在航空航天方面,他已有发明专利。学校破格录取了他,并采取了一些特殊的培养措施,他从本科阶段起就不断取得科技创新成果。相反,如果一个青年学者没有兴趣,没有执著的追求,仅仅满足于有一份好工作,拥有一份高收入,在科技创新中取得成功的例子恐怕不多。

  第二,“知识宽厚”。这是针对现行人才培养体系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而指出的,想表达我的一个观点。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对过去苏联高等教育模式的批评比较多,认为其基础课分量过重、学时过长,导致最终的学制也比较长。我认为,对于前苏联高等教育模式应该辩证地来分析。在知识大爆炸时代,大学课程的门数肯定会越来越多,但我们不能用知识的宽度来代替知识的深度。对于任何一个学者来讲,要想在某个领域有所创新,必须要某几门课程上打下非常坚实的基础,包括通过自学掌握课程的精髓,了解知识体系的形成过程,了解重要里程碑的工作。只有有了既宽又厚的基础,在科学技术上的创新才真正有根基、有深度。

  第三,“实践创新”。我认为,仅仅有知识积累,还不能形成创新,创新必须依靠活的知识,而活的知识来自于实践。有人做过统计,曹雪芹在《红楼梦》这样一部巨著中用到的汉字一共是4297个,不到4300字。我相信,不论是在历史上还是在今天,掌握4300汉字的作者大有所在,但是写出《红楼梦》这样巨著的杰出文学家为数不多。还有人统计了金庸的武侠小说,所用的汉字累计为4300字。这说明什么问题呢?一方面说明创新需要一定量的知识,比如你只掌握2000个或者3000汉字,不可能写出《红楼梦》。反之,你如果掌握了5000个以上的汉字,但不能熟练运用并加以创作,同样写不出《红楼梦》。要取得这样的成功,必须在掌握一定知识的基础上勤于实践,进而创新。在当前的高校中,实践环节的学时数并不少,但多用来复习和巩固知识,大家并没有把它当作创新性环节来很好地充分利用。比如,我们的大作业、课程设计、课程考试、还有各种各样的课外科技活动……这些都是很好的实践环节。遗憾的是,教师们往往把大作业、课程设计、课程考试作为对已有知识的复习环节;学生们则以能够顺利通过,能够拿到学分为目标。像课外科技制作,本来是提高学生素质的有益活动,也往往变成为了获奖,为了对保送研究生加分。我认为,对于这些实践环节,应该还它的本来面目,使它更多地富于创新色彩,不仅仅是对已有知识的复习,而是温故而知新,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产生新的启迪、新的想象、新的创造。

  因为只有十分钟,我仅就“拔尖创新人才”必须具备的三方面素质阐述自己的一些观点,欢迎指正。谢谢!

(审核:贺亚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