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竞彩app排名召开2009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工作总结暨2010年度基金申报动员大会
发布日期:2010-01-13 阅读次数:
供稿:科研院 谢非 摄影、编辑:新闻中心 段炼
2010年1月7日下午,我校在中教一层报告厅隆重召开2009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工作总结暨2010年度基金申报动员大会,这也是我校在2010年召开的第一次全校性的大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计划局郑永和副局长、校长胡海岩院士、副校长杨树兴教授、及相关部门和学院教师500余人出席了本次大会。大会由科学技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陈杰主持。
首先,杨树兴副校长作了《成绩喜人、再接再厉》的报告,对我校2009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工作做了全面详细的总结。在这一年里,科研院和各学院加强沟通和汇报,积极邀请基金委相关学部有关领导和专家来我校指导工作;很多学院依据自身学科特点和基金委相关学部的资助情况,召开科学前沿问题分析暨科学基金申请获批经验介绍会;大家主动把握申报节点,组织预评审,对申请书提出具体修改意见;科研院管理人员对全部申请书进行认真细致的形式审查,确保了申请书的规范性、完整性,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在重点、重大等项目的评审过程中,科研院和相关学院对项目评审进行全程跟踪,对每一上会项目多次组织预答辩,随时了解情况、鼓劲助劲。这些举措说明了学校领导、管理部门和各学院对基础研究的高度重视,推动了我校基础研究工作又好又快发展。
2009年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工作取得了十分可喜的成绩。共获批135项,陈杰、黄强两位教授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梅凤翔、王西彬、李艳秋、张韫宏四位教授获重点项目,姜澜、陈慧岩、贾云得三位教授获重大研究计划项目和培育项目,赵维谦教授获科学仪器基础研究专项,面上项目74项,青年科学基金项目38项,国际合作和其他专项基金14项,资助率为26.06%(基金委平均资助率19.03%),批准总经费5169.8万元(比2008年增加87.42%),位于全国30名、北京地区第5名,进入全国高校前列。特别是我校获得的重点、重大研究计划等项目的经费数位居全国高校第13位,工信部直属高校第1位。
杨树兴副校长结合翔实的数据,认真总结了我校2009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工作的成绩,全面分析了我校2009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工作的优势和不足之处。杨树兴副校长指出,目前我校与其他同类高校相比,在创新群体、面上基金、青年基金和国际合作基金等方面都有较大差距。因此,我校要面对国家战略需求,积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各类项目,高起点开展基础研究,全面提高基础研究水平和能力。在此基础上,选择优势方向,瞄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国家重点和重大基础研究计划,以及重大科技和国防专项,开展世界科技前沿科学问题研究,实现新的突破。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计划局郑永和副局长介绍了基金委“十二五”规划将“更加侧重基础、更加侧重人才、更加侧重前沿”的战略导向,指出基金委在今后的工作中以坚持自由探索,孕育源头创新,引导重点突破;坚持以人为本,立足科学发展,培养大批高素质的创新人才;加强条件支撑,促进资源共享,提升集成创新能力为原则,面向长远发展,继续扩大面上项目资助规模,进一步加强对“高风险创新性强项目”的支持。郑局长结合翔实的数据,详细介绍了2009年科学基金申请与评审情况,和2009年项目资助情况及其分析,以及我校与相关院校的对比情况,并对2010年申请与结题申报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了重点说明。
宇航学院胡更开教授、机械学院王西彬教授课题组的刘志兵老师,分别从评审专家的角度和项目成功申请者的角度,向大家介绍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和申请时的体会、建议和注意事项。
最后,胡海岩校长做了《激情进取、勇于探索,推进基础研究又好又快发展》的动员报告。胡校长在报告中就加强学校基础研究、提高原始创新能力提出以下几点意见和要求:
1、纵向对比,树立信心。最近几年,学校大力加强基础研究工作,广大教师从事基础研究的热情不断提高,基础研究开始呈现良好发展势头。2009年我校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申报项目数、批准项目数、总经费数均创历史新高,总经费数进入全国高校前30名,北京市高校第5名,尤其是我校获得的重点、重大研究计划等项目的数量和经费数位居全国高校第13位,工信部直属高校第1位。
2、横向对比,找到差距。在形成自信的同时,我们要清醒看到,我校在基础研究方面仍远远落后于国内一流大学。这主要表现在:从事基础研究的教师数量不足,水平不高;对科学问题的敏锐性不足,学术品位不高;以解决科学问题为主要目标的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数量不足,水平不高;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项目数量不足,水平不高。由于上述原因,我校具有基础性、原创性、引领性、重大突破性的研究成果很少,已多年未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也未在Science、Nature、Cell等国际顶级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因此,我们必须把主要精力投入到自主创新,投入到为自主创新奠定基础的重要研究上。
3、以科学前沿和国家需求引导基础研究发展。(1)要找准切入点和突破口,凝炼重点和重大项目。关键在于:一是要组织全校广大科研工作者,认真研究国家科技中长期发展规划,领会国家战略的重要内容,找准与国家战略对接的切入点和突破口;二是要凝练研究方向,提炼出若干个既能代表学校科研水平、又与国家战略需求相衔接的重点研究方向;三是要善于整合校内外优质的人力、财力、物力等方面的资源,找准合作对象,注意国际合作。我们要积极融入自主创新的主战场,在重点领域、重大研究计划和基础性、前瞻性的科学研究等方面争取更多的份额,努力实现知识创新和科技创新的重大突破,为国家战略需求做出更大的贡献,并以此带动学校整体科研水平提升。(2)要多学科交叉与融合,开辟新的研究领域。多学科交叉融合是传统优势学科的发展点、新兴学科的生长点、重大创新的突破点,也是人才培养的制高点。学科交叉融合是我校实现新跨越的重要之路。近年来,学校通过建立学部制度、自主设置学科等方式,试图积极促进学科融合,特别是理工融合,推进交叉学科创新平台建设和研究项目的论证。(3)要积极培养优秀青年学者,夯实基础研究的根基。学校在重视学术带头人作用的同时,要更加重视青年教师在教学和科研中的不可替代作用,要特别重视青年教师提出的创新思想,支持青年教师的大胆探索。要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让更多的青年教师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和成长;要树立“长期培养,不断发展”的观念,制定适于青年教师成长的机制与政策,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要大胆启用和重点培养优秀青年教师,同时严格要求,严格监督。
胡校长引用了著名流体力学专家、上海大学戴世强教授在其博客上的几句话作为结束语,与全体老师们共勉:
申请基金必须锲而不舍—百炼成钢;
申请基金必须有勇有谋—攻略有方;
申请基金必须审时度势—选题精当;
申请基金必须未雨绸缪—准备周详;
申请基金必须精心策划—计划严密;
申请基金必须标新立异—创新第一;
申请基金必须厚积薄发—基础扎实;
申请基金必须广结善缘—积聚人气;
(审核:田玉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