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科学发展观,盛新庆、宁建国、孙克宁等教授为学校谏言献策
发布日期:2009-05-06 阅读次数:
供稿: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以来,在校领导班子的带动下,全校各级领导干部通过座谈、走访、网上调查等多种形式全方位、多角度进行调研,全力推动学校科学发展。广大师生员工积极响应校党委的号召,发扬学校主人翁精神,从工作实际出发,认真站位思考,积极建言献策,至今已提出500余条有关学校科学发展的意见和建议。尤为可贵的是,一些长期工作在教学科研一线的教授、学者不仅积极主动投身到学习实践活动中,还结合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和体会,以书面形式从多个角度对我校学科建设、创新团队建设、青年教师培养等提出了建设性意见,为学校进一步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
盛新庆教授提出,学科建设是高校发展的核心建设之一,一所一流高校必定拥有一批一流的当代主流学科。凝练学科方向和构建学术团队是学科建设的两个核心要素。凝练学科方向,不仅要从学科自身发展的逻辑规律出发,把握学科发展的前沿,抓住核心问题开展学术研究,还要从国家经济发展和国防安全的需求出发,积极参与国家各类重大科技项目,更新教师的知识体系,并从中提炼新概念、新方法、新思想,发力研究,拿出高水平论文,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原始创新能力。
关于学术创新团队建设,盛新庆教授认为可以有两种模式。一种是以大项目研发为核心组成的一环扣一环的严密组织型研究团队,称为流水线型创新团队,其成员分工明确,等级分明,相互联系是流水线式的任务连接,其成果表现为技术、专利、产品、效益。另一种是以共同学术兴趣为核心组成的松散型研究团队,称为沙龙型创新团队,其成员之间的联系多是定期的学术、思想交流,以开拓视野、激发灵感为目的,其成果表现为高水平论文、高水平课程、高水平人才。他主张,一流高校的创新团队应是利于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松散型的沙龙型创新团队。
宁建国教授提出,一个高水平的大学,说到底就是该大学在国内外相关研究领域有多少被认可的高水平学者,对于我校来说,如果有10个左右真正被国内外认可的大师团队,就可以称为具有高水平的世界一流大学;要成为大师,就要有追求高水平目标的理想,有捍卫学术独立、自由与尊严的勇气,有忍辱负重的气度,有甘于寂寞为科学献身的精神;应重视基础研究,要学会发现高精尖武器研究中蕴含的大量前沿科学问题,突破一点就能带动一个新的学科产生;要健全奖惩制度,改革激励机制,在政策措施上给予杰青、长江学者等有潜力的教授以大力支持。
孙克宁教授提出,当前高校发展中,青年人也是主力,他们年富力强,富有创造力,是激情进取的一代,高水平人才尤其是青年学者是学校学科建设的重要支撑,是科技创新体系和发展的重要基础,目前青年教师的成长问题和评职晋级问题比较突出,青年教授比例较小,梯队建设和团队建设比较落后。他建议,学校应考虑发展需求,适当放开学院的职称评审,由学校统一把关,鼓励青年人进取,为后续发展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