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报·京工人物】焦永和:“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
发布日期:2008-11-06 阅读次数:
——记第四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获得者、我校机械与车辆工程学院焦永和教授
〖第737期 重要新闻 · 京工人物〗
今年教师节前夕,焦永和教授喜获第四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2001、2005年两次获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2004年他主持的工程制图课程获国家精品课程称号、2005年获北京市精品教材(主编)奖、2006年获北京市教学名师奖,2003~2006年多次获学校各类教学奖励……这些文字不止是对焦永和教授所获荣誉的简单罗列,更是他多年付出的积累。
“我在工作中信奉两句话:第一,做自己该做的事情;第二,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如果每个人都能做到这一点,那我们的社会将更加美好。”焦永和说。
潜心教学,以学生为本
“20年讲着同样的课程,你不感到厌烦吗?”面对这样的提问,焦永和的回答出人意料:“不会是同样的内容。每一次上课对学生来说都是唯一的一次,我会认真准备每一节课。基础课的教学也在随着科技的发展不断变化,需要不断创新和探索。”
近年来,焦永和主讲《工程制图》、《工程制图基础B》等课程,教学工作量饱满,教学效果优秀。在每次的学生评估教师问卷调查中,焦永和的评分均在90分以上。
教学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焦永和认为,教学工作也是一门科学,要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且又幽默风趣地把要传授的教学知识讲解清楚,必须要精心设计与准备。第一,要把课程内容吃透。只有对课程内容全面、深入地理解和掌握,讲课才能很严谨,才能在课堂上最大限度地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取得最好的教学效果。第二,要掌握好课程内容的重点和难点,讲课时才能深入浅出。因为长期从事工程制图的教学工作,焦永和知道哪些内容是重点,哪些内容是难点,所以在他讲课时,重点和难点突出,使学生印象极为深刻。多年来,焦永和从来不以“我讲完课了”为标准,而是以“学生听明白了”为完成教学目标。第三,多启发学生思考。讲堂上,焦永和从来不自顾自地讲课,他会不断地提问,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理论和概念的理解。第四,理论联系实际。工程制图是一门很抽象的课程,焦永和就经常联系相关的实际例子,引发学生的兴趣。学生们在对焦老师的评估中写道,“工程制图是一门需要丰富想象力的比较枯燥的课程,但焦永和能将其讲得让我们课后不怎么复习的情况下仍可以对其内容有较深的印象,实属不易。”
毕其心力,致力教学改革
焦永和一心扑在教学中,坚持在教中改、在改中教,总是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力争完美。工程制图作为一门基础课程,有许多抽象的几何概念是为了教学目的而设计的,因而难免存在一些不严谨的地方,要求教师能够自圆其说,并让学生充分理解。例如,组合体的尺寸标注和读组合体的视图是学生学习中的难点。焦永和经过反复思考和论证,认为组合体的定形和定位尺寸的划分取决于在形体分析时对组合体的分解方式,并就此提出了读组合体视图时应该注意的六方面问题。这个方法在实际教学中取得了极好的效果。在2008年的全国制图课程教师研讨会上,焦永和教授介绍了自己在教学中的一些具体的新想法和体会,详细讲解了困扰教师们教课中的几个难点,得到了在座230多位教师的一致好评。会后,北京联合大学的梁军老师还发来短信,感谢焦永和教授:“你提出的‘独立’的定形尺寸的概念,化解了尺寸讲解时的许多难题。”
自1996年至今,焦永和共承担教育部和北京市教委的教学改革项目7项。“九五”期间主持了教育部教改项目“机械基础系列课程的改革研究”;“十五”期间主持了教育部世行贷款项目“机械基础课堂教学与实 践教学综合改革的研究与实践”。结合项目,焦永和主持研制开发了系列CAI课件,被数十所院校使用。同时研制开发了网络课程,已经投入使用。“十一五”期间,焦永和主持了教育部教改项目“工程制图基地双语教学”,并已经开设了双语教学课程。
探索创新,科研结硕果
焦永和说:“作为一名教师,首先要过好教学这一关。”然而,他也深知,搞好教学并不等于放弃科研。只有教学科研并进,才能更好地教书育人。
焦永和自2006年开始担任教育部工程图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主持了“工程制图”教学基本要求的起草工作。同时,担任中国工程图学学会图学教育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工程图学学会的图学教育专业委员会1990年来一直挂靠在北京理工大学。目前该专业委员会的全部日常工作均由焦永和领导的课程组承担。他们每两年组织一次全国性的图学教育研讨会,并在会上发布国内高校图学教育状况调研结果,这一措施使很多图学工作者能够及时掌握国内高校的图学教育动态,对于及时交流信息,推动图学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国内图学界有很大影响。焦永和领导的工程图学教研室是教育部批准的全国两个“工程制图”教学基地的建设单位之一。
焦永和是勤奋的学者,是敬业的教师,是进取实干的专家。在教师这一岗位上,焦永和已经兢兢业业、执著追求了20多年。20多年的不懈追求,成就了他闪光的人生;20多年的实际行动,诠释了“教师”这个职业的真谛。(文/李芬 图/斯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