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竞彩app排名

【中国教育报】没创新氛围出不了人才——院士议创新型人才培养


http://www.jyb.cn/xwzx/gdjy/sxkd/t20080628_174174.htm

 作者:杨晨光  来源:中国教育报2008年06月28日第2版

    香港中文大学徐扬生院士在国外高校任教时,曾经面试过很多来自国内的学生。让徐扬生感到很悲哀的一件事情,就是很多学生一看就是一个好学生,但是永远只是一个好学生而已。“在条条框框的限制下,一切都为了考试,这样的学生不可能成为一个好的科学家,因为他已经把自己的能力局限住了,只知道怎么考试。”徐扬生说。

    创新是高校的强校之本。在刚刚闭幕的两院院士大会上,创新人才的培养常常被院士们提及。

    “很多创新型人才,并不是所谓的天才”

    北京理工大学校长胡海岩院士谈到创新人才培养时,常常会举胡铃心的例子。胡铃心当年高考分数离重点大学分数线差8分,却因在发明方面的突出表现而被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破格录取。学校为他配备了专门的指导教师,支持他组建学生科研团队。如鱼得水的胡铃心很快就展翅飞翔,获得“挑战杯”特等奖、一等奖、首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成为全国大学生科技创新的模范。

    时任南航校长的胡海岩如今回忆起当时的情景,感慨地说:“胡铃心并不是所谓的天才,而是寻找到了适合他自己成长的道路。大学里有不少富有创造潜能的学生,我们应该对他们分类培养,因材施教,让他们的个性得以彰显,创造潜能得以迸发。”

    尽管目前不少高校都有自主招生的选拔模式,但院士们依然对占有很大比重的应试教育的模式表示忧虑。王大中院士说,应试教育和创新型人才的要求是不相适应的,因为创新型人才重要的是要有创新的思维,只是按照老师说的走,仅仅考试能得高分,成不了大科学家。

    “在实践中训练自己,才能不被束缚”

    “现在创新的条件和经费比过去不知道要好多少倍,还有国际交流,按理说我们应该出更多的杰出人才,但我国拔尖创新人才依然十分缺乏。关键在于,学生的培养闭门造车,脱离实际,年轻人不了解生产,不了解国家的需求,缺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70岁的西北工业大学张立同院士谈起创新人才培养时立刻激情四射。

  张立同举了个例子。比如学工科的学生,要能画出机械的工程图表。以前的工科学生培养,在设计环节要经过相当长时间的实践训练,所以一到工厂,学生就知道怎么画图、怎么去设计。而现在的工科学生,计算机能力和外语能力可能很强,但是工程图就不会画,学过但是没有实践过,所以画不出来。这样的学生到企业后会有一个相当长的适应过程,动手能力比较差。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朱清时院士说,现行教育体系的一大问题是片面性,只重视学生的知识积累和培养学生分析、推理的能力,忽视了创新人才所必需的其他素质,比如好奇心和兴趣,直觉或洞察力等,这些能力不是靠上一门课或读一些书获得的,最好的办法是让学生在实践中和浓厚的创新气氛中自己“悟”出来。

    “创新不是事先安排好计划,不能急功近利”

    创新的根源在哪里?在于氛围。徐扬生院士举了两个例子来证明这一观点。

    第一个例子,打乒乓球。全国上下,从城市到农村,乒乓球台处处可见,会打乒乓球的人数不胜数。有些地方,没有打乒乓球的条件,很多人把门板拆下来当球桌,这样的气氛下,中国的乒乓球怎么可能差?有这样的基础,什么冠军拿不到?

    第二个例子,经常去欧洲的人,在奥地利的公交车和地铁里,会看到很多人拿着乐谱在看,在别的国家不会看到这样的情景。有这样的基础,也就难怪作曲家、音乐家等等大都在奥地利产生。

    毕业于浙江大学,曾经在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任教10年,又在香港中文大学任教11年,徐扬生的经历让他对东西方教育的差异看得很清楚。“目前,国内很多大学开设的课程都差不多,教师的讲课、使用的教材都一样,这样不可能实现创新。”徐扬生说,“没有创新的文化氛围,就培养不出创新人才。其实国内高校的基础教育非常好,学生的基本功打得扎实,比较缺少的是让学生自由发挥个性的空间。因此,培养出来的人大多是跟随者,而不是领军人物。”

    “创新不是事先安排好计划,不能急功近利,操之过急出不了大师。”张立同院士说。胡海岩院士认为,从改革开放后接受高等教育的68名院士的情况来看,绝大多数人当选时都任职于重点大学和科研单位,这些学校以及科研院所,以其优越的条件促进了创新人才的成长,这也说明,创新人才的涌现需要良好的环境和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