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地大草原 感受蒙文化——生命学院生态科考社会实践系列报道之二
发布日期:2009-07-27 阅读次数:
2009年7月25日,北京理工大学赴内蒙古通辽生态科考社会实践团驱车前往扎旗山地草原,开始本次考察实践活动第二天的考察任务,实践团经过第一天的汇合,由内蒙古民族大学5名同学和我校生命学院10名同学共同组成。扎旗山地草原全称为扎鲁特山地草原,位于通辽市扎鲁特旗巴雅尔图胡硕境内,距通辽市区约4个小时车程,该地区又名军马场,曾经是辽代誉洲古城将士驯养战马之所在,扎旗山地草原总面积2.8万亩,核心区面积5000亩,水草丰美,生态特征独特。
生态科考队向山地草原进发
经过4个多小时,科考队准时到达扎旗山地草原,迷人草原景色瞬间打开在全体师生面前,“透明”的蓝天,“自由散落”的朵云,无际“充盈”的草甸,静淌的河水“环抱”群落的牛羊,带着所有队员走人了真实的大自然。
真实自然的原生态山地大草原
上午,体验和了解蒙古文化是科考队的主要任务,在蒙古族向导的带领下,队员漫步草原,参观蒙古包,了解蒙古族文化。一个民族的衣食住行都是和她的地域特征、生存需求相关的,逐渐传承下来就成了民族文化。经过与当地牧民的交流和调研,同学们对蒙古族的“衣食住行”有了深入的了解。蒙古族服饰很有特点:高领,可以防寒也可以防止蚊虫叮咬,袖口的加长突出设计也是为了在射箭狩猎时可以保护手背不受寒冷和蚊虫的侵袭,他们的服饰上都有祥云图案,因为蒙古人信奉天神,他们认为是天神给了他们土地和牛羊,衣服胸前有个很大的挎兜,盛放外出狩猎时所需的食物和水等;饮食方面,蒙古人以牛羊肉和奶制品为主,因为牛羊肉和奶茶等有助于帮助身体抗寒保暖;作为住的标志物——蒙古包,是由其最初的游牧的生活方式决定的,中国有句俗话叫做“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为了充分利用草原提供的饲料,牧民就要不断迁徙到草长得更繁茂的地方去;蒙古族的交通工具中,除了马匹之外,还有一种特色而重要的工具,那就是乐乐车,乐乐车是全用木制的,拉起来会发出悦耳的“吱吱”声,所以称为乐乐车。
科考队“披荆斩棘”深入草原山地考察
下午,科考队员们按照事先计划,分成若干工作小组,围绕各自的课题展开了调研和实地考察工作。围绕草原主题的生态考察组主要工作是沙棘的采集,土壤的采样和草原牧草密度与其生存环境的关系。考察过程中,由于这里的山地保持在原生态,几乎无路可以走,为了寻找目标植被,科考队员们只好“披荆斩棘”,灌木也随着海拔的升高而繁密,攀登起来十分不易,但是标本采集小组的郭方霞、陈苗、王韧等同学丝毫没有被困难吓倒,不懈攀登、寻找,并积极与指导老师交流沟通,在理论与实践的交汇中增长能力,拓宽视野。袁敬梅、高爽等同学则在山下与当地牧民交谈,了解他们的生活和经济状况。吴国松同学顺利完成了其测量草密度和环境条件关系的任务。
吴国松同学在做草密度与环境关系调研
往返行程中科考队开展团队融合活动
在完成考察任务后,科考队按计划返回驻地。值得一提的是,生态科考队充分利用往返行程时间,做了精心准备及安排,通过简单的拓展游戏,做好团队融合工作,调节气氛,调动队员情绪,增进彼此了解。
由于路途较远,抵达驻地已经晚上10点,但科考队仍然及时开展了心得交流及工作总结会照例,相互分享了当天草原考察下来自己的收获与感悟,同时分析了一些在考察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积极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本次特邀随队媒体,中国青年报谢洋记者也参与了我们的讨论,会议气氛热烈,大家各抒己见,碰撞出“思想火花”,讨论总结成果为之后的考察实践活动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蓝蓝的天上白云飘,风吹草低现牛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