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中国经济导报】赵长禄委员:实施产教融合人才培养专项计划
发布日期:2018-03-16 供稿:中国经济导报 郭丁源 编辑:薛乔丹 审核:王征 阅读次数:
原文标题:赵长禄委员:实施产教融合人才培养专项计划
原文链接:http://www.ceh.com.cn/epaper/uniflows/html/2018/03/16/05/05_55.htm
关于人才培养,李克强总理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金句”连连。“从根本上说,发展的不竭力量蕴藏在人民群众之中。9亿多劳动力、1亿多受过高等教育和有专业技能的人才,是我们最大的资源和优势。”“依靠我国巨大的人口红利,实现新旧动能转换,推动发展转向更多依靠人力人才资源和科技创新,既是一个伴随阵痛的调整过程,也是一个充满希望的升级过程。”
“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把人才培养提上了一个高度,这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幸事。”全国政协委员、北京理工大学党委书记赵长禄向中国经济导报记者表示,面向国家战略需求,人才支撑却面临短板,产教融合不够,高校重基础研究、工程教育实践环节薄弱,知识运用能力难以适应等问题依然突出。他建议:“实施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专项计划,改革培养环节、课程体系,着力打造人才培养的供给侧改革。”
人才支撑仍存短板
当下,中国企业开展创新活动及其成果的水平,既是反映我国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的核心指标,也是检验全社会创新驱动战略执行效果和人力资源素质提升的重要尺度。然而,业内人士指出,尽管创新社会建设已初见成效,但考虑到新常态下创新驱动的迫切需要和各种传统与新生的阻力和障碍,同国际上处于先进地位的国家和企业相比,我国企业在创新规模、效果、动力和资源供给特别是人力资源素质提升方面,仍有明显的弱项。
面向国家战略需求,人才支撑面临短板,赵长禄总结了三大“症结”。一是数量不足。在“制造业十大重点领域人才需求预测”中,至2025年,人才缺口2986万,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农机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等10个专业榜上有名。二是质量堪忧。制造业发展,与人工智能、大数据、互联网等交叉融合,在融合中创新,在融合中发展,目前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评价体系难以适应。三是人才培养与实际需求脱节,产教融合不够,高校重基础研究、工程教育实践环节薄弱,知识运用能力难以适应。在人才市场薪酬体系影响下,学生一定程度上存在重虚拟经济、弱实体经济的思想。
“当然,针对这些问题,教育部出台政策,引导高校进行了实践探索。”赵长禄介绍,比如引导高校本专科招生计划向制造业十大重点领域的相关专业倾斜,扩大制造业重大基础研究、重大科研攻关方向的博士研究生培养规模,提高重点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比例,等等。
产教融合解决人才供需矛盾
“虽然教育领域做了很多探索,但是对于高校人才培养的力度仍显不足。”赵长禄建议,应把引导政策转化为计划行动,以国家战略需求为目标牵引,深化制造强国人才供给侧改革。
近十年来,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践经验表明,必须遵循开放办学的基本思路,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道路。近期,国家进一步出台深化产教融合的《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是为了进一步推进高校开放办学,进行人才培养供给侧改革。也有观点称上述《意见》是产学融合的2.0版。
解决人才供需的矛盾,是深化产教融合的出发点和目标,也是难点所在。本次全国两会上,赵长禄带来了“改革培养模式,实施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专项计划”的政协提案。他提议,在不改变培养学科、专业基础上,由高校和企业联合制定培养方案,单列培养标准,改革评价体系,与大学人才培养主导体系相辅兼容,同时坚持特色培养,注重能力适应;强化分类培养,注重人才体系构建、体系性适应产业发展需求;专项增加专业硕士、工程博士名额,加大双导师培养力度。
“引导学校有明确定位和正确的办学导向,关键在落实和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并推进大学实行以教育和学术为本的管理,建立科学的教育评价体系。当学校办学回归本身的定位,就会在自身的定位基础上,选择适合培养高质量人才的方式办学。”赵长禄认为,对于职业教育和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高等教育来说,产学融合、引企入教会成为最基本的办学战略,不需要政府部门要求,学校也必须如此选择。
除此之外,赵长禄进一步建议,创新产教融合机制,建立校企长效合作平台。鼓励学校与企业创建联合创新研究院等人才培养、科技创新一体化合作平台,以任务为牵引动态建立合作团队,以团队为纽带实现需求与供给的动态调节,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联合开展科技创新,在创新活动中培养人才,政策引导,资源倾斜,保障合作平台长效机制形成。
(文章来源:《中国经济导报》2018年3月16日 05版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