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王涌天委员:加强对产业联盟的监管
发布日期:2017-03-15 供稿:人民日报 编辑:杨晶 审核:王征 阅读次数:
原文标题:热点热议
原文链接: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tml/2017-03/14/nw.D110000renmrb_20170314_2-15.htm
怎样推进教育均衡发展
全国政协副秘书长、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委员
创新思路突破三大困局
目前学前教育面临三大问题,一是注重“广覆盖”忽略“保基本”。二是注重“求速度”忽略“保质量”。三是注重城市而忽略乡村。建议加大投入,重点发展农村、边远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学前教育,并且探索学前教育免费一年机制。同时要创新学前教育教师培养与聘用机制,建议创新我国教师编制管理办法,采取更加灵活、开放的教师聘用机制。此外要制定科学评价标准,引导学前教育质量提升。
全国政协常委、北京四中校长刘长铭委员
做大“蛋糕”还要“口味”多样
要想给择校热降温,最根本的办法是解决教育均衡问题,目前加快推进学校联盟、加强校际交流是一个可行的做法。同时,推动教育均衡发展,要有不同类型的教育。公办教育应推进公共教育资源均衡化标准化配置,民办教育应更多向社会提供个性化服务。建议兴办民办教育,把“蛋糕”做大,还做出各种“口味”。还要提醒家长,“家庭教育”远比“进入名校”重要,与其跟风“学区房热”,不如花更多精力当好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教育部原副部长李卫红委员
学校要办好关键在师资
要想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关键是办好家门口的学校,让每所学校都有好老师。建议继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一是抓培训,提升教师素质。二是抓源头,教好“未来老师”。在师范生培养方面,需要关注学生在大学得到的教育究竟如何,加强师范生教育教学能力,提升师范生培养质量。三是抓待遇,解决教师住房收入、专业发展等问题,解决“后顾之忧”,激发干事热情。
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执行副院长庞丽娟代表
优化财政性学前教育投入结构
办好学前教育是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一项重要任务。针对当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建议对财政性经费投入的结构与性质加以优化。一是投入方向上,坚持新建改扩建园和保障已建园并重。二是投入结构与性质上,应更注重支持普惠性幼儿园。三是投入结构上,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保障与提高教师待遇。四是加紧出台国家层面的生均公用经费基本标准、生均财政拨款基本标准,建立保工资、保运转、保发展的长效机制。
中国工程院院士何友委员
推进师范生实习支教贫困地区
近年来,我国贫困地区留守儿童教育备受关注,建议推广师范生实习支教。目前,师范生实习支教在留守儿童教育中的作用还未完全发挥。建议完善师范生实习支教政策,要求免费师范生、农村专项师范生等须赴农村开展实习支教。建议出台乡村教师定向培养方案,在不改变原有培养计划前提下,通过课程选修、社会实践、实习见习等对实习支教生进行技能培养。
华中师范大学党委书记马敏委员
创建“双一流”大学要靠内功
一些高校着力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面向全国乃至全球引进高层次人才,但也出现一些盲目“挖人”现象,“双一流”大学不是靠“挖墙脚”建成的,要靠扎实的内功。建议强化顶层设计,建立高校高层次人才统筹机构,严格人事工作制度,使人才流动规范化、有序化。此外,调动校内校外两个积极性,吸引高层次人才的同时,要破除论资排辈,完善考核评价,培养一批有潜力的本校学术骨干。
青海民族大学校长何峰代表
打造一支“教得好”的教师队伍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办好公平优质教育。最重要的就是要办好家门口的学校,这需要国家加大投入,尤其是对乡村和城市薄弱学校的建设力度,有计划缩小城乡、区域、校际之间的办学差距。同时,要有一支“教得好”的教师队伍,提高教师教书育人能力,尤其针对乡村教师流失现象突出问题,要通过增加工资待遇等,稳定教师工作,确保更多孩子成就梦想。
(本报记者 何 聪 常 钦)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台港澳交流合作中心原主任王承德委员
外语人才培育应定向化
目前,中小学学生学习仍存在科目多、内容重、作业多、试题难等问题,尤其是很多地方从幼儿园就开始教外语,小考、中考、高考都要考外语。学习外语,学生有兴趣自然无可厚非,但没有必要过早过多要求学外语。建议对外语考核进行必要的限定。外语人才应有方向有目的的培养,根据不同行业、学科设定。
北京理工大学教授王涌天委员
加强对产业联盟的监管
近期有些人钻产业联盟无需在政府部门登记的空子,成立所谓的“联盟”招摇撞骗。建议有关政府部门加强对产业联盟的监管,特别是对挂有“中国”字样的,必须经有关政府部门审批登记。对没有资质但已成立“国字号”的,应要求更正。此外,产业联盟在制定行业标准时,应有国家专门技术归口单位和审查单位参与指导,避免做出有利于个别企业的“行业标准”,危害市场。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