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海岩校长在2015届研究生毕业典礼上的讲话
发布日期:2015-02-06 编辑:学校办公室 荣新岩 阅读次数:
首先,我代表学校热烈祝贺2015届研究生顺利完成学业并即将踏上新的人生旅途!与此同时,让我们共同感谢培育你们的研究生指导教师及全体教职员工!
今天,是同学们十几载、甚至二十余载求学生涯的终点。此时此刻,你们脑海中会闪现求学路上付出的点点滴滴,或许有童年时代拼音识字,有少年时代挑灯夜读,有青年时代习题大战,还有进入大学后的伏案研习。其中,既有经历各种挫折的郁闷和烦恼,更有取得进步的喜悦和自豪。
今天,你们要结束求学生涯、告别母校了。在我看来,你们今天结束的只是学生身份,而不是学习生涯。此时此刻,我作为校长、研究生导师最想和你们说的话,不是毋忘母校,不是前程似锦,而是学海无涯,与书为伴。你们或许认为这是老生常谈,甚至对此不屑一顾,但这确实是我思考很久的结果。我希望你们在人生道路上坚持对知识的渴求,坚持对真理的探索。现在,我来和大家分享三个关于读书学习的观点。
一、涵养身心、鸿鹄存志,明晰读书之意
当今世界,国家之间的博弈包括经济、政治、军事等等,但最终则是国民素质的较量。虽然有些国家领土面积小,自然禀赋差,但却由于国民素质高、创造力强而影响着世界。在这些国家中,以色列最为突出。究其原因,就是这些国家的人民热爱读书学习,善于思考探索。
几年前,曾有一则关于读书的新闻报道印证过这个观点。2011年,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提供了如下信息:全世界每年人均读书为7本,韩国人11本,法国人20本,日本人40本,以色列人64本,而我国人均4.3本,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令我震惊的不仅是这些数字对比所反映出的国家之间的差距,还有自己作为一名大学校长、学者在读书学习上的差距。回想起来,自己获得博士学位任教以来,平均每年通读的书籍也不到5本。建议同学们反思一下,作为青年知识分子,对我国人均年阅读量是否有高于5本的贡献?
同学们走上工作岗位之后,会忙于适应新环境、接受新挑战、达成新目标。许多人会发现,挤出时间读书很难。更多的人会认为,读书不是紧迫的事,完成眼前的工作更为重要。
我想告诉大家,书籍是人类思想的浓缩,是人类文明的阶梯,承载着人类的渴望与梦想,承载着知识分子的灵魂与抱负。读书,从表面看,是人与书的关系。但本质上,读书是人们跨越时空的思想交流,体现的是人与人的关系。读书是与久远的哲人先贤、今日的博学名师相聚;读书使知识更深层次渗透到精神领域,净化心灵、修身养性;读书是一个理性思考的过程,是对世界的认识和理解,更是对人生的感悟和思考。对于青年人来说,读书将帮助你们了解历史、触摸社会、眺望未来。
培根在《论读书》中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数学使人精密,物理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高尚,逻辑修辞使人善辩。总之,‘知识能塑造人的性格’”。
当今社会,知识总量不断扩张、交叉融合加速、更新周期缩短,带来了更快的生活节奏和更激烈的竞争,需要更多兼备扎实基础和丰厚底蕴、有思想、能创新的复合型人才。只有持续读书和学习,不断充实和提高自己,各位博士才能真正“博采众长”,各位硕士才能真正“硕学通儒”。
在座各位即将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投身全面深化改革和全球一体化的滚滚浪潮。你们的能力和素质将决定祖国的未来。因此,你们需要用持之以恒的阅读和思考来为自己、为祖国、为这个时代,提供源源不断的文化积淀和精神养料。
二、慎思明辨、品读经典,感悟读书之魅
我和同学们的父母是同龄人,年轻时曾共同忍受过文化的干涸。我经历过有饭吃、却没书可读的无聊岁月,也经历过有书读、却没钱买的尴尬时光。我看到过恢复高考后新华书店被抢购一空的场景,也见证过改革开放之初大学生三伏天泡在水缸里读书的执着。那个年代,书不多却部部经典,每一本都能让人如饥似渴,能让年轻未凿的心灵沉迷深思。
光阴似箭,仅仅30年过去,你们要面对的已是文化的充盈。21世纪以来,互联网的迅猛发展造就了各种各样的新媒体,提供了全新的、便捷的阅读平台,体现了信息的共享性、实时性。然而,网络阅读给读者带来的知识碎片化、娱乐化等等,令人无法潜心阅读,更难以静心思考。相对于人类思想文化的浩瀚而言,网上知识的系统性、完备性还远远不够,繁杂的网上信息更是需要审慎思考才能明辨是非、去伪存真。
目前,青年人对互联网推崇备至,把它作为轻松学习的渠道,有的甚至痴迷于网络。但我认同一种观点:“回避深奥和哲理,浅薄必然占领你的大脑”。建议同学们应该保持心灵深处的活力和抵御庸俗的抗体,不要让自己迷失在轰鸣的新媒体文化中。
在如今书籍随处可见、信息铺天盖地的时代,同学们不妨拨清迷雾、重拾经典。读一读曹雪芹的《红楼梦》,品味中国文学的巅峰之作,别让自己“读尽诗书也枉然”。读一读罗素的《数学原理》,尝试与与逻辑大师对话,让自己变得深邃。读一读毛泽东的《矛盾论》和《实践论》,从哲学高度思考工作、事业,甚至人生。这些经典作品占据人类文明的制高点,经历过时间的考量、思想的涤荡,是最富价值的阅读读选择。季羡林先生曾感慨:“天下第一好事,还是读书”。工作之余品读经典,大家一定会比学生时代更有所感悟。
三、博约相辅、知行合一,通晓读书之道
谈到读书,同学们自然会问,我们应该读什么书?这是个几乎无解的难题。早在90年前的民国时代,曾有个著名报刊面向当时的知名学者征集“青年必读书”,并收到不少回复。徐志摩等人强调这个问题太难、太复杂;林语堂等人仅就某一领域内的书进行推荐;还有学者反复修订自己推荐的书目;而鲁迅等人则干脆交了“白卷”,理由是“青年”并非某个人,志趣、追求各自迥异,无法给出所有人都必读的书。的确,对书籍的选择应该因人而异。
对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的你们来说,可以结合各自的事业取向、知识结构、兴趣爱好来进行动态甄选。最急需的,恐怕是完善知识结构。对于人文社科专业的毕业生,适当补充一些自然科学技术知识,会更加严谨和精细;对于科学技术专业的毕业生,如果涉足人文社科领域,则将更有利于洞察和思辨。
对于阅读应该“博览群书”还是“读破一卷”这个问题,历来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只要是有志青年,就应该两者兼顾。在我办公桌的正前方挂着一幅油画,是我校魏思文老院长之子魏楚予赠送的作品。画中毛泽东主席坐在床上阅读,床上堆满了各种书籍和报纸,既有古代的《资治通鉴》,又有现代的《Peking Review》,在他卧室旁还有藏书10万多册的书库。毛泽东不仅“博览群书”,而且“读破一卷”。延安时期他精读苏联学者西洛可夫和爱森堡合著的《辩证法唯物论教程》时,在书眉和空白处留下了1万2千多字的批注文字。我们应该学习伟人毛泽东,“博观约取、厚积薄发”。每读一本书都要经历学与思的辩证转换和融会贯通过程,这样才能“庞而不杂、博而又精”。
读书的最高境界是“从无字处读书”。毛泽东曾说过: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善于从实践到理论、再从理论到实践,经过不懈地探索和思考,写出了《实践论》、《矛盾论》、《论持久战》等不朽著作,指导了革命实践。自古以来,读书人追求“学以致用、博施济民”,不仅博学、慎思,更要经世、笃行。“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只有把书中的为人之道、做事之道放进心里、身体力行,并且不断从实践中感悟和反思,才能真正丰富思想、锤炼睿智。
同学们,你们即将踏上崭新的征程,从足球竞彩app排名带走了青春、带走了学识,也带走了欢声与笑语、带走了遗憾与抱怨。请同学们不要忘记带上求知的渴望、读书的习惯。我今天送你们的话可归结为“学无止境,书香绵长”。希望同学们能够铭记读书思考的意义、魅力和方法,通过终身学习充实思想、实现理想。
愿大家德以明理,学以精工!乘风破浪,勇往直前!母校永远祝福你们!谢谢大家!
(2015年2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