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守护,筑牢抵御疫情的心理堤防
发布日期: 2020-02-14 供稿:光明日报
编辑:吴楠 审核:王征 阅读次数:原文标题:用“心”守护,筑牢抵御疫情的心理堤防
原文链接:http://epaper.gmw.cn/gmrb/html/2020-02/11/nw.D110000gmrb_20200211_1-07.htm
【编者按】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不仅对社会治理、医疗卫生等提出了挑战,对社会心理也产生了巨大影响。2月3日,足球竞彩app排名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时指出,“要加强心理干预和疏导,有针对性做好人文关怀”,为我们用“心”防“疫”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在抗击疫情的过程中,如何实现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如何共克时艰,凝聚力量?光明智库邀请专家深入探讨。
本期嘉宾: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副所长、中国心理学会副秘书长 陈雪峰
中国心理学会临床心理学注册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理工大学教授 贾晓明
广东省足球竞彩app排名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南方医科大学基地特约研究员 曾楠
福建医科大学卫生健康研究院副院长 李跃平
1、心理疏导,须分类分级、专业有序
记者观察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大考”,民众心理难免不受冲击。铺天盖地的网络信息充斥视线、真伪难辨,一些人陷入焦虑、恐慌之中,甚至彻夜失眠。
光明智库:在疫情防控过程中,心理干预和疏导的作用有哪些?如何实施才最有效?
陈雪峰:疫情引发的心理恐慌是一种正常的应激反应。在个体层面,这种应激反应可以帮助我们提高对外部环境的警觉,更好地适应环境。但应激状态若持续太长,会对身体和心理带来负面影响。在社会层面,长时间、聚焦式的心理恐慌会对整个社会机体产生负面效应。此时,心理疏导不可或缺。
实施心理干预,两个原则必须把握:针对不同人群开展分类分级服务;专业、有序、符合伦理要求。由于个体差异的存在,不同人对同一件事的感受和受影响程度不同。国家卫健委印发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紧急心理危机干预指导原则》提出,“针对不同人群实施分类干预,严格保护受助者的个人隐私”。由于疫情具有传染性,当前的心理服务主要通过热线电话和网络实施。以心理援助热线为例,必须运用专业方法和技术,为求助者提供针对性服务。热线工作人员应具备一定的专业资质,有危机情绪处理的经验,还应定期接受专业督导。在线心理服务的形式与传统的面对面、近距离服务不同,但应当遵循的专业规范和伦理要求是不变的。
贾晓明:1月26日,中国心理学会临床心理学注册工作委员会发出了国内首份专业学术组织提出的《抗疫心理援助倡议书》,并相继发布《抗疫心理援助热线工作指南》《热线心理咨询伦理规范》等,为心理援助工作的科学性、规范性提供了保障。心理援助必须纳入国家疫情防控整体部署之中,在统一领导下开展工作,才能有序开展、协同进行、落实到位。
李跃平:科学的心理干预和疏导,一方面能让公众更加理性客观地看待疫情影响,提升心理健康水平;另一方面能够鼓舞士气、化解风险,推动社会更快恢复平稳运行。此外,还能为各级疫情联防联控工作提供决策咨询和行动建议。
曾楠:当前,心理干预和疏导已发挥一定作用,接下来应注重从“介入式危机干预”转向“预防性危机干预”。前者是指危机发生时进行的心理疏导;后者是危机发生前进行的大众危机意识和心理健康教育。随着疫情防控工作不断推进,绝大部分人的生产生活将逐步恢复正常,但疫情带来的心理影响还将在一段时间内存在,建议及时关注,尽早实施疫情过后的心理重建问题。
2、不只消除负面情绪,也要激发正面情绪
记者观察
专业机构提供的网络服务、电话疏导热线、自助咨询App等,让很多精神不振的人被疗愈,而那些本身心态平稳的人,也从中获得了更多的“阳光”与力量。
光明智库:除了针对应激现象的纾解之外,是否应当对更大范围的民众开展心理支持,帮助其提升心理素养,建设更加积极、阳光、有担当的心态?
李跃平:在战“疫”状态下,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纾解很有必要,为更广大民众提供心理支持也同样不可忽视。心理健康是健康中国的重要内容,积极开展心理健康科普宣传、提升公众心理健康素养,利国利民。基于此,应有效激活各种社会支持系统,共同面对问题与困难,提升大众心理免疫力。同时,健全和完善由政府部门、基层社区、社会机构、卫生健康机构、各类学校和科研机构等构成的心理健康服务供给体系,为不同人群提供个性化、连续性的心理健康服务。要开展不良心理监测与预警,从而有效预防、及时应对心理危机事件。
陈雪峰:社会心理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一个核心因素是信息传播。病毒通过多种途径影响身体健康,疫情则通过信息影响社会健康。如果真实的信息能跑赢病毒,自然就能减缓人们的焦虑,缓解负面情绪。心理支持不能狭义理解为只是消除负面情绪,更重要的是激发正面情绪。在媒体的信息宣传中,应当强化事实传播,多一些科学知识和防控进展,多一些展现国家力量、人性光辉的内容,从而引导民众建立理性积极的心理状态。
曾楠:建设积极、阳光、有担当的社会心态,必须从基层、从小事做起。比如,建立根植于民众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深入社区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常规心理咨询服务,利用多种方式帮助民众获取心理健康知识,拓宽心理求助渠道等。
3、将心理健康服务融入社会治理体系
记者观察
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社会心理学研究中心相关调查,从疫情暴发至今,按照1-5点计分,民众乐观情绪平均分从2.7增长到3.0,平静情绪的平均分从2.4增长到2.7,恐慌程度明显下降,平均分从4.2下降到2.8。
光明智库:此次疫情防控,反映出我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哪些成绩与进步,还存在怎样的短板与不足?
陈雪峰:社会心理服务体系是在准确把握民众心理需要的基础上,在党委政府领导下,各部门各类组织有效协同、高效协作,通过公共政策、公共服务、社会力量等手段,为个人和组织提供针对性心理服务的完整体系。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与非典和汶川地震后的心理服务工作相比,此次疫情以来的心理服务有了很大进步。疫情初期,国家卫健委就在心理危机干预方面予以指导;心理学界则迅速组织起来,通过心理热线、在线咨询等方式提供心理服务。这种行动力度和速度前所未有。
同时,短板和不足也仍然存在。比如,如何完善体制机制、多元主体协商共治、共同提升治理能力。以心理援助热线为例,目前各地卫生健康、教育、民政、文明办、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等部门及心理健康相关学会、协会等社会组织,已经支持建设了几百条心理援助热线,但缺少统一管理,存在重复建设、浪费资源的现象,对服务质量很难进行有效评估。
随着疫情防控形势的演进,心理服务需求也会不断变化。各地应当打通心理服务需求与供给之间的屏障,准确预判一段时间内可能集中出现的各类心理诉求,及早做好专业队伍和服务网络的储备。
贾晓明:2018年11月,十部委发布了《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方案》,通过试点工作探索社会心理服务模式和工作机制。试点建设以来取得了一定成效,主要包括:搭建了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将心理健康服务融入社会治理体系、精神文明建设,融入平安中国、健康中国建设;搭建了较为完整的社会心理服务网络,依托村(社区)综治中心等场所设立心理咨询室或社会工作室,为群众提供心理健康服务,同时催生了一批社会心理服务专业机构;通过多种形式提供社会心理服务,心理健康知识得到有效宣传和大力普及。
曾楠:近年来,我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进展显著:构建了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多方参与合作的共治格局,实现了多主体协力建设的新局面;发挥了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在社会治理中提供“软件”支持的价值功能,即在社会治理中充分释放了道德、习俗、社会心态等无形力量的效能。
李跃平:在具体工作中,有些短板较为突出:专业人才队伍紧缺,尤其是专职的社会心理服务人才;相当一部分民众乃至基层干部对社会心理服务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多元化协作机制不顺畅,部门、机构、服务内容之间的有效衔接不够;心理健康服务行业缺乏有效的监管标准和机制。
4、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提升全民族心态与心志
记者观察
“世上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一个个奋斗在战“疫”一线的“凡人”传递给我们不屈的力量。“加油武汉!”的心声传遍全网,传递出众志成城的必胜信心、真挚热切的家国情怀。
光明智库:请您结合此次疫情防控中的社会心理建设,谈谈该如何进一步培育整个民族的成熟心态,从而提升全民的精神文明程度?
陈雪峰:一个民族的文化和民族心理,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不断积淀而成的共同的精神结构和心理素质。社会心态影响着每个社会成员的价值取向和行为表现,影响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培育民族成熟心态是全社会的责任。科学、艺术、法律等都是塑造文化自信的载体,都会对社会心态的塑造产生影响。疫情终将过去,长远来看,应当让社会心理建设的成果融入文化、传承发扬,不断壮大推动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的精神力量。
曾楠:社会心理内涵广泛,但最终都应指向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结合疫情防控,应进一步做好两点:一是拓展以心理健康服务为基点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面向广大人民群众,在预防促进为主、分层分类、标准化和规范化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基础上,拓展到社会心态引导、核心价值观培育等重要领域。二是建立以信仰、信念、信心为指引的社会心理建设价值引领机制,在全民族共同抗击疫情的考验中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贾晓明:坚韧不拔、百折不挠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面对当前疫情,社会心理建设要注重全民动员,倡导每位民众做自己心灵的维护者,继承中华民族“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的宝贵传统,坚定文化自信,对战胜疫情充满必胜信心。同时,也要团结一心、守望相助,讲好“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动人故事,将小爱变成大爱,让水滴汇成大海。
分享到: